本期目录
政策声音
1.习近平同英国首相斯塔默通电话(2024.08.23)
2、内蒙古发改委出台《内蒙古自治区绿电消费自愿认定管理暂行办法》(2024.08.27)
3.【标题故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汤加呼吁“增加资金应对海平面上升”(2024.08.27)
4.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鼓励太平洋岛国大胆发声 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困局(2024.08.25)
5.澳大利亚参议院通过新的强制性气候信息披露法(2024.08.22)
行业动态
1、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的城市新区建设”分论坛举办(2024.08.27)
2、粮农组织发布《2024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呼吁以创新手段促进全球林业可持续发展(2024.08.23)
3、中非数字普惠金融峰会(CADFIS 2024)成功举办(2024.08.23)
4、UNESCO IESALC发布《在高等教育中利用人工智能的时代:面向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入门指南》(2024.08.24)
企业行动
1、钧达股份:紧抓海外新机遇 2024年上半年N型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2024.08.28)
2、中国电力召开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2024.08.23)
3、哈电集团累计生产发电设备超5亿千瓦 加快建设一流装备制造企业(2024.08.29)
4、相当于年植树900万棵 胜利油田CCUS项目吃“碳”又吐“油”(2024.08.28)
5、中国石油在川海拔最高加气站投产(2024.08.29)
6、4400吨钢轨首批启运!中国物流助力乌兹别克斯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24.08.29)
7、全力保供电!川煤集团积极加强生产经营调度(2024.08.29)
8、欧莱雅中国举办朱鹮保护项目发布及捐赠仪式(2024.08.24)
政策声音
1、习近平同英国首相斯塔默通电话(2024.08.23)
习近平祝贺斯塔默就任英国首相。习近平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英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应该以长远和战略眼光看待两国关系,秉持伙伴定位,加强对话合作,以稳定互惠的中英关系造福两国和世界。中国致力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希望英方客观理性看待中国。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中国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这将为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新机遇。中方愿同英方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平等对话,增进了解互信,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拓展金融、绿色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深化人文交流,让互利共赢成为中英关系的主基调。斯塔默祝贺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巴黎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表示发展更加紧密的英中合作关系符合双方长远利益,两国加强经贸、金融、教育、清洁能源、医药卫生等领域合作,有利于促进各自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英方希望同中国加强各层级、各领域接触对话,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和机制性交流取得积极成果,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发展长期、稳定、具有战略意义的英中关系。英方愿同中方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保持沟通,为维护世界安全与稳定作出贡献。我愿重申,英方长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立场没有改变。习近平指出,中方高度重视英方关于加强接触对话的愿望,愿同英方保持各层级交往,推动中英关系行稳致远,共同努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https://wap.miit.gov.cn/xwdt/szyw/art/2024/art_a1f33a5a4d9b4e03b2cfa07fdb0a6c17.html
2、内蒙古发改委出台《内蒙古自治区绿电消费自愿认定管理暂行办法》(2024.08.2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用好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政策,加快推动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先行先试开展绿电消费认定,内蒙古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绿电消费自愿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办法》对促进绿电消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办法》可为建立绿色电力消费认证机制提供实践基础。自愿认定工作既发挥了政府引导职能,也调动了用能主体积极性,合力探索绿电消费认定,可为绿电消费认证机制建设提供宝贵的试点经验。
二是《办法》的实施可拓展绿证应用场景,引导绿电绿证规范管理。《办法》中提出“实际消费可再生能源电量和持有绿证对应的可再生能源电量需符合数量匹配、周期一致准则”,明确了绿证的使用方式,拓展了绿证的应用场景,可促进绿证的流通和使用。同时《办法》对绿电来源、绿证获取方式进行说明,可改善绿电溯源不清、标准不统一等现状,引导绿电绿证规范管理。
三是《办法》的实施将大力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自治区作为我国的风光资源大省,开展认定工作可鼓励和引导用能主体积极消费绿电,从消费端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进而牵引生产端扩大开发规模、提升开发质量。认定工作从生产端和消费端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四是绿电消费认定将提升企业“含绿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认定结果可增强外向型企业绿电消费国际互认,提升企业“含绿量”,促进企业产品出口,助力外向型经济发展。认定结果可支撑企业ESG评级、能源审计、绿电消费承诺兑现等评价考核,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https://news.bjx.com.cn/html/20240827/1397182.shtml
3、【标题故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汤加呼吁“增加资金应对海平面上升”(2024.08.27)
古特雷斯在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呼吁世界各国领导人大幅削减全球排放量,迅速淘汰化石燃料,并大规模增加气候适应投资,以保护人们免受当前和未来风险的影响。他警告说:“这是一个疯狂的局面:海平面上升完全是人类造成的危机。”古特雷斯说,全球平均海平面正在以过去3000年中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他说:“原因显而易见:温室气体绝大多数由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它正在烤熟我们的星球”在过去的五十年里,海洋吸收了全球90%以上的热量。水在变热时会膨胀,冰川和冰原的融化增加了海洋的体积,从而导致海洋溢出。世界气象组织关于西南太平洋气候状况的研究报告以及联合国气候行动小组关于变暖世界中的海啸的报告,“表明海洋的变化正在加速,并带来破坏性影响”。这两份报告共同概述了每月海水温度如何不断刷新纪录。与此同时,海洋热浪变得更加猛烈,持续时间更长,自1980年以来频率增加了一倍,而海平面上升正在扩大风暴潮和沿海洪水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汹涌澎湃的海水正向我们所有人袭来,同时带来的还有对渔业、旅游业和蓝色经济的破坏。全世界约有十亿人生活在沿海地区,其中包括“沿海大城市”,如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美国洛杉矶、印度孟买、尼日利亚拉各斯和中国上海。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4/08/1130961
4、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鼓励太平洋岛国大胆发声 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困局(2024.08.25)
古特雷斯对由太平洋岛国论坛制定的《2050年蓝色太平洋大陆战略》表达了全力支持,并表示将尽其所能为“太平洋复原力融资机制”动员国际资源,参与到论坛提出的所有相关倡议当中。他同时呼吁,“世界也必须加大对你们所提出倡议的支持”。他强调,各国必须在明年之前制定新的国家自主贡献方案,并确保方案与1.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相一致;同时,作为全球八成排放量的来源,二十国集团必须作出表率,立即停止化石燃料生产与消费的扩张,并逐步将其淘汰。太平洋岛国为打造一个无化石燃料的太平洋展现出雄心,这同样为二十国集团乃至全世界勾画了蓝图;然而,该地区急需大量资金、能力和技术来加快转型,并投资于气候适应和复原力建设。为此,他继续呼吁改革国际金融架构,以便大幅增加多边开发银行的贷款能力,制定有效的债务减免计划,并优化特别提款权的重新分配,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受益。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4/08/1130911
5、澳大利亚参议院通过新的强制性气候信息披露法(2024.08.22)
澳大利亚参议院通过了一项针对大中型企业强制气候报告的法案,标志着该国朝着建立新的气候风险披露框架迈出了重要一步。澳大利亚财政部长吉姆·查尔默斯在参议院投票后发表的声明中表示:“这些关键改革为投资者和公司提供了支持净零转型所需的明确性和确定性,并进一步加强澳大利亚作为国际资本有吸引力的目的地的声誉。”根据初步草案,新拟议的立法将适用于所有需要向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提供经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且满足特定规模门槛的大型自营公司,从员工超过500人的公司开始,收入超过5亿美元或资产超过10亿美元,以及资产超过50亿美元的资产所有者,两年后紧随其后的是中型公司(250名以上员工,2亿美元以上收入,5亿美元资产),而小型公司(100多名员工、5000万美元以上的收入、2500万美元以上的资产)将于一年后开始。第一波公司的报告要求将从2025年初开始。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AASB)目前正在为澳大利亚公司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气候披露标准,预计将很快发布,澳大利亚审计和鉴证委员会(AUASB)正在制定气候鉴证标准2024年末披露。
https://www.esgtoday.com/australia-senate-passes-new-mandatory-climate-disclosure-law/
行业动向
1、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的城市新区建设”分论坛举办(2024.08.27)
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的城市新区建设”分论坛举办,探讨城市新区建设中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方案。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和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的四川天府新区,在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实践中,对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系统解决可持续发展突出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这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核心理念契合、行动目标一致、治理逻辑互补。论坛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天府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发布了《中国气候投融资指数报告(2024)》。本场分论坛聚焦城市可持续发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深入剖析了城市新区建设的现状与挑战,展望了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并就如何构建绿色生态、智慧宜居、创新驱动的新区城市提出真知灼见。新观点、新理念将为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先行区的高质量建设、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AJHL2TG0514OL9V.html
2、粮农组织发布《2024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呼吁以创新手段促进全球林业可持续发展(2024.08.23)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近日发布《2024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该报告以“促进林业部门创新,迈向可持续未来”为主题,介绍了世界森林的最新状况,包括气候变化给全球森林带来的挑战和威胁等。报告呼吁,各国林业部门加大技术创新、社会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金融创新,促进森林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据估计,每年有3.4亿—3.7亿公顷陆地表面受到火灾影响。2023年,全球山火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6.87亿吨。其中,北半球的山火出现破纪录增长,仅加拿大就发生了6868起山火,过火面积1460万公顷,为过去20年平均水平的5倍多。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共同牵头实施“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计划。据“森林景观恢复全球伙伴关系”组织的数据,全球超过20亿公顷遭受毁林和退化影响的森林和景观具有恢复潜力。
http://chinawto.mofcom.gov.cn/article/ap/p/202408/20240803531736.shtml
3、中非数字普惠金融峰会(CADFIS 2024)成功举办(2024.08.23)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作为中国金融普惠领域的领先研究机构和智库,曾率先于2017年在北京发起了中非普惠金融领域的对话。2019年,CAFI成功将这一对话带到非洲大陆,举办了首届中非数字普惠金融高峰论坛。今年的第二届盛会,中非数字普惠金融峰会(CADFIS 2024),致力于将中非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合作提升到新的高度。同时,这也代表着中非合作深化的一个关键转变,可以为数字普惠金融、可持续金融等领域的项目发展提供一个长效的对话平台。当前全球面临的挑战过于复杂,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孤立地解决。为加强南南合作,强化中非合作,应对全球性和区域性挑战,CADFIS 2024的目标为实现四方面的切实成果:建立中非机构之间的新伙伴关系、制定提高金融普惠性的政策建议、在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基础设施领域创造投资机会、倡导金融普惠和可持续投资的社会效益。CAFI贝多广院长:可持续投资、跨境支付、金融健康以及青年发展都是中非间的对话主题。
https://www.sohu.com/a/803172413_121123887
4、UNESCO IESALC发布《在高等教育中利用人工智能的时代:面向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入门指南》(2024.08.24)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高等教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研究所(UNESCO IESALC)正式发布了题为《在高等教育中利用人工智能的时代:面向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入门指南》的重要报告。该报告不仅详尽探讨了人工智能(AI)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与挑战,还为全球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份详实的行动指南,旨在助力高等教育体系把握AI技术带来的机遇,重塑未来教育图景。报告指出,尽管AI技术带来了诸多便利与创新,但其广泛应用也伴随着伦理、公平性及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高等教育机构需积极应对,构建负责任的AI应用框架,确保技术发展与教育理念的和谐共生。报告还指出,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管理与行政领域的应用同样值得关注。AI技术能够通过自动化流程、数据分析等手段,显著提升高校运营效率和决策科学性。报告还深入探讨了AI应用中的性别偏见、种族歧视等问题,并呼吁建立全面的伦理审查机制,确保技术发展的公正性与可持续性。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8233111498941967
企业行动
1、钧达股份:紧抓海外新机遇 2024年上半年N型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2024.08.28)
2024年8月28日晚,N型电池领跑者——钧达股份2024年中报出炉。数据显示其海外销售占比持续“狂奔”,从2023年4.69%大幅提升至13.79%,全球化战略布局成效明显。据披露,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74亿元。期内,电池产品出货19.21GW,同比增长68.51%;其中N型电池出货16.43GW,占比达85.5%,同比增长150%。据InfoLink数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公司电池产品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其中N型电池出货量排名保持全球第一。据统计,除去东南亚四国及中国产能以外,预计到2024年底海外光伏组件产能将达200.8GW,而海外电池产能仅61.6GW,缺口明显。基于海外市场发展机遇,中国电池企业持续布局出海,光伏产品出口持续增长。据统计,2024年1-7月我国电池产品累计出口规模达35.73GW,同比增长52.3%,增速远超组件。为了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战略,6月13日,钧达股份与阿曼投资署共同签署《投资意向协议》,拟在阿曼投资建设年产10GW高效光伏电池产能。仅一个月后,“钧达速度”再次出现,公司将规划变成现实。7月23日,钧达股份宣布在阿曼苏丹国苏哈尔自贸区开始投建年产5GW高效电池项目,加速海外产能布局。
https://guangfu.bjx.com.cn/news/20240829/1397615.shtml
2、中国电力召开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2024.08.23)
2024上半年,中国电力实现收入264.72亿元,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25.7亿元,同比增长53%。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7%,清洁能源收入占比首次超过60%,新战略发展目标实现突破。水、火、风、光各板块全面实现盈利,分别占比15%、22%、39%和23%。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长67%。2024年是中国电力上市20周年,20年以来,资产从3个省份扩展到全国各地,装机容量增长了20倍,总资产35倍,收入17倍,从100%煤电到水火风光等多种能源,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显著扩大。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力再接再厉,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一是存量提质效果显著,经营效益持续提升。煤电度电盈利处于业内领先水平,绿电、绿证交易变现环境属性价值合计2.66亿元。二是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有质有量、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研判区域政策动态和电价趋势,保证项目风险可控、收益可期。三是主动扛起电力央企责任担当,积极攻关新型电力系统“卡脖子”问题,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四是加大上市公司市值和ESG管理,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长期持股,ESG管理屡获嘉奖。
https://news.bjx.com.cn/html/20240826/1396835.shtml
3、哈电集团累计生产发电设备超5亿千瓦 加快建设一流装备制造企业(2024.08.29)
大型水电机组占国产装机总量的1/2,煤电、核电主设备和重型燃气轮机均占国产装机总量的1/3,累计生产发电设备超5亿千瓦,产品装备了海内外800余座大中型电站……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加快建设一流装备制造企业,历经70多年发展,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发电设备、船舶动力装置研究制造基地和成套设备出口基地,产品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4月9日,哈电集团参建的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湖北应城并网成功,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3项世界纪录。压缩空气储能电站被称作“超级绿色充电宝”,是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立足在传统水轮机领域的技术优势,哈电集团电机公司提前布局抽水蓄能领域。目前,哈电集团共参与45座抽水蓄能电站、169台抽水蓄能机组的研发制造。近年来,哈电集团不断建立健全绿色低碳管理和考核体系。2023年,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6.7%,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31%。
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39/c31532013/content.html
4、相当于年植树900万棵 胜利油田CCUS项目吃“碳”又吐“油”(2024.08.28)
“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油藏,可以有效提升原油的流动性,从而增加石油产量。而且,能够将二氧化碳永久滞留地下,实现减碳固碳。”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气驱试验室经理张东说,相较于以往的水驱,用二氧化碳驱油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这种驱油技术学名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指把工业生产等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提纯,继而投入新的生产过程进行再利用和封存,是化石能源低碳高效开发的新兴技术。据了解,包括莱113区块在内,胜利油田已在13个区块应用CCUS技术,累计注入封存二氧化碳150余万吨,平均单井产量提升36.8%。年约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每年植树近900万棵,近6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胜利油田科研人员于1967年开展该技术攻关,通过几代人的持续努力,先后攻克了二氧化碳高压混相驱油与封存技术的难题,解决了低渗油藏混相难度大、注入压力高等技术瓶颈;创新了百万吨、百公里级二氧化碳密相管道输送技术,突破了管道输送相态控制、管道腐蚀防护与泄漏检测等技术壁垒;并研发了采出液全程密闭处理与环境监测技术,有效解决了低温含碳采出液密闭脱碳的难题。目前,胜利油田正在研究推进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项目。“胜利发电厂百万吨CCUS工程”作为油田第2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正在进行可行性论证,以绿色化为标志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还将大有可为。
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39/c31524171/content.html
5、中国石油在川海拔最高加气站投产(2024.08.29)
近日,位于川西高原海拔3900米的四川销售甘孜分公司马尼干戈液化天然气加气站顺利投产。当日,该站10小时内即加注液化天然气30余车次。该站是中国石油在川海拔最高的加气站,也是四川销售公司液化天然气供销网络体系在川西雪域高原的新突破。近年来,为进一步降低车辆使用成本,全面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川内液化天然气货运车辆保有量快速增长,液化天然气市场需求量激增。马尼干戈液化天然气加气站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马尼干戈镇川藏北线317国道沿线,占地面积5708平方米。作为古代茶马古道沿途重镇,马尼干戈镇处于货运重卡车出川进藏、赴青的交通要道。该站的投产,对优化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大气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24/c31493308/content.html
6、4400吨钢轨首批启运!中国物流助力乌兹别克斯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24.08.29)
近日,满载着中国钢轨的列车近日驶离包钢厂区,标志着中国物流所属中国铁物首批发往乌兹别克斯坦的4400余吨钢轨正式启运。这是乌兹别克斯坦首次从中国采购铁路装备,将通过全程国际铁路联运,经哈萨克斯坦阿腾科里场站换装,预计9月下旬在乌兹别克斯坦丘库尔塞站交付。2023年5月,中国铁物成功斩获向乌兹别克斯坦供应约13万吨钢轨的综合服务合同,用于未来5年乌兹别克斯坦的既有线路改造。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中国铁物依托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和综合物流专业优势,参与到项目开发阶段的商务沟通、装载方案及物流方案制定,项目执行期间的国联审批、装车发运、口岸报关转关、哈方场站换装加固、目的站卸货管理等全链条工作中,确保首批4400余吨钢轨按时发运。此次大批量的长大件、件杂货钢轨运输,在中欧陆路运输的国际联运历史上,尚属首次。由于25米长无孔、正反扣钢轨在哈萨克斯坦没有出口经验,中国铁物物流团队不断推演试验、研讨换装方案、评测风险,为钢轨量身定制换装方案,通过吊具选用、翻轨工艺、吊装工艺、绑扎加固等,有效增强了钢轨从国内车板装卸换装到国外车板的安全性和稳固性,提高了装卸效率,降低了项目成本,确保了首批钢轨的顺利发运。未来,中国物流将不断增强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和综合物流专业水平,为共建“一带一路”、推动降低物流成本贡献力量。
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24/c31510812/content.html
7、全力保供电!川煤集团积极加强生产经营调度(2024.08.29)
8月下旬以来,四川极端高温致用电负荷持续攀升,用电负荷两次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6797万千瓦,较去年最大用电负荷增长近13%。川煤集团认真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能源保供和安全生产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全省能源安全和电煤保供“兜底”职责,有力支持了四川省内电力稳定供应。截至8月25日,累计保供电煤367.97万吨,日均保供电煤超1.23万吨,完成电煤长协进度量102%。精细生产,持续发力保障煤源。精准对接电厂用户需求,主动掌握电厂煤耗动态,灵活调整生产计划,确保高效满足电厂的煤炭需求;充分发挥15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产能,全员吨煤工效提高14.2吨/工,提升34.1%。同时从检修、巡查、制度、技术四方面入手,提高设备开机率,提升安全生产效率。8月煤炭产量较今年前7月平均水平增长19.56%。强化增量,高效应对“峰”期保供。优化运力配置,通过精细调度,确保电煤运输高效顺畅,实现安全平稳供应;强化“五区”发力,紧盯关键区域电厂,通过畅通保供通道,全方位提升保供能力和应急响应灵活性;实施自产煤与市场煤双轨制,充分发挥智慧营销平台作用,有效融合内外资源,今年以来供应省内煤炭达1067.8万吨,占到全省需求量的23%以上。
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29/c31524774/content.html
8、欧莱雅中国举办朱鹮保护项目发布及捐赠仪式(2024.08.24)
在上海歌舞团舞剧《朱鹮》首演十周年纪念演出之际,欧莱雅中国携手旗下品牌巴黎欧莱雅举办欧莱雅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朱鹮及其栖息地保护项目发布及捐赠仪式,通过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合作设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向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捐赠资金用于开展朱鹮监测及栖息地恢复项目。项目以"珍稀美丽,鹮环相系"为主题,旨在通过实际行动守护朱鹮重回蓝天的"美"一种可能,并积极与社会各界携手同行,环环相扣为可持续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