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政策声音
1、国务院报告:2023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均顺利完成(2024.04.23)
2、中国首部能源法草案初次审议,公开征求意见(2024.04.28)
3、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意见的通知(2024.04.23)
4、【标题故事】香港“走塑令”生效,第一阶段管制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其他塑料产品(2024.04.22)
5、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通过新计划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排放和应对极端高温(2024.04.23)
6、加拿大将强制要求塑料制造商和进口商进行塑料报告和跟踪(2024.04.29)
行业动态
1、香港中央银行机构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发布《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法》(2024.05.06)
2、IFRS和EFRAG发布可持续披露标准互操作性指南(2024.05.06)
3、欧洲投资银行发布蓝色经济报告(2024.05.01)
4、欧洲投资银行发布气候变化适应报告(2024.04.26)
5、欧洲投资银行发布循环经济报告(2024.04.22)
企业行动
1、微软与瑞典能源公司签署有史以来最大的330万吨碳去除协议(2024.05.06)
2、Meta使用人工智能绘制地球森林地图(2024.05.06)
3、花旗集团实现$441B的$1T可持续金融2030年目标,可再生能源是“主要驱动力”(2024.05.03)
4、覆盖100座城市1万站点 宁德时代正式启动“超充万站计划”(2024.04.26)
5、龙湖集团发布《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新建项目100%满足绿建标准(2024.05.06)
6、华熙生物发布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开启ESG战略全面落地新阶段(2024.05.06)
政策声音
1、国务院报告:2023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均顺利完成(2024.04.23)
2023年4月23日,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2023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标均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好于“十四五”规划目标时序进度要求。该报告从环境空气、水环境、海洋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系统、声环境、核与辐射安全、环境风险等方面回顾了2023年度生态环境状况。报告显示,从环境空气状况来看,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2.3%、6.5%。在水环境状况方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重点流域水质改善明显。值得注意的是,黄河流域水质首次由良好改善为优,海河流域水质由轻度污染改善为良好,松花江流域水质持续改善。长江干流连续4年、黄河干流连续2年全线水质保持Ⅱ类。
http://www.npc.gov.cn/npc////c2/c30834/202404/t20240426_436807.html
2、中国首部能源法草案初次审议,公开征求意见(2024.04.28)
2024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在北京闭幕,中国人大网随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下称《草案》),自4月26日-5月25日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会议期间,《草案》首次被人大常委会审议。202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草案》,并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根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的说明》,当前中国能源发展仍面临消费量快速增加、供给保障压力持续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尚未到位、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能源市场体系不够健全、储备体系建设薄弱、科技创新存在短板等诸多问题挑战,亟需进一步健全能源法律制度体系。《草案》共9章69条,在健全能源规划体系,完善能源开发利用制度,加强能源市场体系建设,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和应急制度,加强能源科技创新,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第三章第二十条明确,支持优先开发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有序推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发展目标。此外,《草案》分别对可再生能源、水电、核电、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开发利用的基本政策取向作了规定。历时近20年,能源法草案在今年首次走出国务院,进入人大常委会议程。
3、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意见的通知(2024.04.23)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意见的通知。本次征求意见稿专门围绕绿电如何参与电力中长期交易展开。文件提出,绿色电力交易价格包括电能量价格与绿证价格,绿证价格应由双方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能耗双控、碳排放双控等因素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综合确定。除国家有明确规定的情况外,以双边协商方式组织的绿色电力交易中,不对价格进行限价。绿色电力交易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双边协商、挂牌、集中竞价等。可根据市场需要进一步拓展交易方式,鼓励双方签订多年期绿色电力购买协议。常态化开展中长期分时段交易的地区应按照相关规则,开展分时段或带电力曲线的绿色电力交易。绿色电力交易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双边协商、挂牌、集中竞价等。推动跨省区优先发电计划中的绿色电力,通过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方式予以落实,扩大跨省区绿色电力供给,满足跨省区绿色电力消费需求。绿证价格不纳入峰谷分时电价机制、力调电费等计算,如遇国家政策调整,以最新规定为准。输配电线损电量部分对应的绿证归发电企业所有。
4、【标题故事】香港“走塑令”生效,第一阶段管制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其他塑料产品(2024.04.22)
香港自4月22日起开始实施新的环保法规,名为“走塑令”,旨在管制并减少即弃塑料(一次性塑料)的使用。这项新法例禁止餐厅、零售商店及酒店宾馆销售或供应一次性塑料餐具和其他相关产品,如塑料吸管、搅拌棒和塑料刀叉等。然而,对于尚无成熟替代品的产品如塑料碗和塑料杯,仍然允许其使用。此外,酒店也将停止提供免费的一次性塑料洗浴产品。香港环境生态局局长谢展寰指出,这一政策的目标是从源头减少塑料使用,期间设有六个月的适应期,期间不会对违规商户进行执法。为了促进市民和业界的适应,香港环保署提供了700多种替代产品的选择。另外,餐馆和酒店开始采用竹制、有机纤维或木制的可持续餐具,而一些酒店还提供木质牙刷和纸制包装牙膏,响应这一新的环保举措。
5、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通过新计划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排放和应对极端高温(2024.04.23)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通过推出新的计划来帮助卫生部门减少其重大碳足迹,并利用拜登-哈里斯政府历史性的《通胀削减法案》(IRA)创造的复原力和可持续性投资的历史性机会来纪念地球日。它还发布了工具,以帮助该国为夏季带来的气候相关挑战做好准备,尤其是极端高温。这些公告紧随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创新中心宣布一项自愿脱碳和复原力倡议,以应对气候变化对国家健康和医疗保健系统构成的威胁。作为拟议的转变事件问责模型(TEAM)的一部分,这项拟议的倡议将支持参与组织监测、评估和解决医院碳排放及其对健康结果、成本和质量的影响。
https://esgnews.com/hhs-combats-climate-change-with-new-programs-reducing-emissions-tackling-extreme-heat/
6、加拿大将强制要求塑料制造商和进口商进行塑料报告和跟踪(2024.04.29)
加拿大政府正在实施一项全面计划,以减少塑料污染,改善塑料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制造、使用和管理方式,并朝着循环经济迈进。2024年4月22日,加拿大政府根据1999年《加拿大环境保护法》(CEPA)第46条发布了信息收集通知,为联邦塑料登记处收集数据。《传播、教育和公众意识法》授权发布第46条信息收集通知,允许部长收集数据,以便进行研究、编制数据清单、制定目标和业务守则、发布指导方针或评估或报告环境状况。在加拿大,管理废物的责任由联邦、省、地区和市政府共同承担。作为其职责的一部分,各省和地区制定和扩大生产者责任延伸计划,使生产者负责在产品报废时管理其产品。虽然生产者责任延伸在建立循环塑料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定义、计算和成功指标不同,加拿大各地的报告要求不一致。在市场上投放少于一吨塑料的小型生产商可免于提交年度报告。加拿大政府正在实施一项基于证据的综合计划,以减少塑料废物和污染,并通过在整个塑料生命周期中采取一系列补充行动,向循环塑料经济迈进。
https://esgnews.com/canada-to-mandate-plastic-reporting-tracking-from-plastic-manufacturers-and-importers/
行业动向
1、香港中央银行机构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发布《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法》(2024.05.06)
香港中央银行机构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宣布发布《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法》,旨在对环境可持续的经济活动进行定义和分类,以帮助决策和促进绿色资金流动。根据金管局的说法,可持续金融分类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它为基于环境可持续性特征的金融产品分类和标签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框架,使投资者能够识别和投资于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的活动,并避免那些具有负面影响的活动,此外,投资与气候目标保持一致,同时降低投资于以下资产的风险:与低碳未来不一致,也释放了绿色技术和可持续项目的投资机会。此次发布标志着跨司法管辖区建立可持续经济活动定义分类系统的一系列举措中的最新举措,包括欧盟、英国和澳大利亚已经建立或正在开发的分类系统。新《香港分类法》一经推出,涵盖发电、运输、建筑、水和废物管理等4个行业的12项经济活动。展望未来,金管局表示,其目标是扩大分类法的覆盖范围,以包括更多行业和活动,包括增加过渡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最近发布了自己的分类法,这是第一个引入“过渡”类别的分类法。该分类法中概述的核心原则包括与《巴黎协定》保持一致,提供漂绿的证据,提供与其他分类法的互操作性,特别是来自中国大陆、欧盟和东盟司法管辖区的分类法,使用基于科学的标准和阈值,以及承认无重大伤害(DNSH)和最低社会保障(MSS)概念的重要性。
香港分类法:https://www.hkma.gov.hk/eng/news-and-media/press-releases/2024/05/20240503-3/
2、IFRS和EFRAG发布可持续披露标准互操作性指南(2024.05.06)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和欧洲可持续发展准则(EFRAG)发布了指导材料,以说明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SSB准则)和《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之间实现的高度一致性,以及公司如何应用这两套准则,包括对气候相关披露一致性的详细分析。随着全球各个司法管辖区开始基于IFRS S1和IFRS S2制定可持续披露标准,如何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增强披露标准之间的互操作性,是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ISSB已经发布IFRS可持续披露分类法(IFRS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Taxonomy),为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提供一致性模板。本文件旨在为同时应用ISSB标准和ESRS的公司降低复杂性、碎片化和重复性。随着世界各地的公司越来越多地被要求通过ISSB标准和ESRS披露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信息,EFRAG和ISSB致力于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效率,以提高透明度、可比性和问责制。利用该指南的公司将能够更好地收集、管理和控制一次对决策有用的数据。
ESRS–ISSB标准互操作性指南:https://www.ifrs.org/content/dam/ifrs/supporting-implementation/issb-standards/esrs-issb-standards-interoperability-guidance.pdf
3、欧洲投资银行发布蓝色经济报告(2024.05.01)
欧洲投资银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简称EIB)发布蓝色经济报告,旨在描述欧洲地区蓝色经济的情况,总结欧洲投资银行在蓝色经济中的行动。蓝色经济由所有与海洋有直接或者间接联系的经济部门构成,它包括海洋能源、海洋运输、海洋食品生产等。根据经合组织的分析,2030年蓝色经济将引领全球经济增长。根据统计,全球每年有800万吨塑料垃圾和150万吨塑料微粒被倾倒到海洋中,全球沿海地区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了污染。保护海洋清洁健康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简称SDG)也在SDG14中规定,人类需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欧盟的气候银行,欧洲投资银行正在加强蓝色经济相关贷款和咨询活动,通过支持低碳海洋解决方案、增加海洋相关公共研究、提高沿海地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保护海洋自然资本等方式,投资可持续的蓝色经济。欧洲投资银行还参与成立了可持续蓝色经济金融原则(Sustainable Blue Economy Finance Principle),引导投资者建立可持续的蓝色经济投资框架。
https://www.todayesg.com/eib-blue-economy-report/
4、欧洲投资银行发布气候变化适应报告(2024.04.26)
欧洲投资银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简称EIB)发布气候变化适应报告,旨在介绍气候变化适应相关概念,并总结EIB在气候变化适应融资方面的行动。EIB认为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的环境风险和经济风险,因此人类需要适应气候变化。针对气候变化适应的融资对能源系统、水资源管理、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气候变化适应是指人类采取主动措施来管理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而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复原力。常见的例子包括改善道路排水系统以便防止洪水、研究抗旱农作物以便在干旱风险增加时保障粮食生产、开发预警系统使社会能有效应对极端天气。欧洲投资银行已经认识到适应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并在适应计划(EIB Adaption Plan)中提供融资和技术支持。欧洲投资银行也认识到评估客户气候风险脆弱性的重要性,EIB会在整个项目周期中提供技术援助,识别和规划气候适应项目,通过气候适应投资咨询平台(Climate Adaption Investment Advisory Platform),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提供资金。
5、欧洲投资银行发布循环经济报告(2024.04.22)
欧洲投资银行(European Investment Bank,简称EIB)发布循环经济报告,旨在介绍循环经济相关概念,并总结EIB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行动。全球每年消耗超过1000亿吨材料,这些材料使用的资源有90%以上被浪费,并对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循环经济旨在解决这一问题,它通过延长材料使用年限、重新设计产品流程、研发创新的解决方案以及鼓励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废物产生和温室气体排放。欧洲绿色协议(European Green Deal)计划在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目标,发展循环经济是其中的重要支柱。欧盟循环经济行动计划(Circular Economy Action Plan)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废物的可持续管理和消费品的循环利用。欧洲投资银行还与欧洲投资咨询中心(European Investment Advisory Hub)发布了循环城市融资指南(Circular City Funding Guide)和循环城市中心(Circular City Centre),支持城市循环经济转型。欧洲投资银行支持的循环经济项目包括可持续食品包装生产、铝废料回收、沼气生产、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回收、塑料污染防治等。
https://www.eib.org/attachments/lucalli/20240104_circular_economy_overview_2024_en.pdf
企业行动
1、微软与瑞典能源公司签署有史以来最大的330万吨碳去除协议(2024.05.06)
微软Microsoft和Stockholm Exergi瑞典能源公司5月6日宣布达成一项为期10年的承购协议,为Microsoft提供超过330万吨的碳去除证书,这些证书来自其计划在斯德哥尔摩Värtan的生物能源和碳捕获与储存(BECCS)。据两家公司称,该协议标志着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工程碳去除协议。Stockholm Exergi获得了其BECCS设施的环境许可证。该设施旨在将一个基于生物能源的热电联产厂与碳捕获和储存工艺结合在一起,该工厂以林业、锯木厂、纸浆和造纸生产的残留物为燃料,采用碳捕获和储存工艺,捕获工厂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冷却和压缩成液态,用于运输和永久储存在北海海底的沉积基岩中。一旦投入运营,该工厂预计每年将捕获800,000吨二氧化碳。向Microsoft交付碳去除证书预计将于2028年开始,新协议包括森林生物质可持续采购标准,以及净清除量的保守量化和全面监测、报告和验证(MRV)。
2、Meta使用人工智能绘制地球森林地图(2024.05.06)
Meta和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的一项新研究利用人工智能(AI)以1米的分辨率创建了树冠高度的全球地图。这允许检测全球范围内的单棵树。为了促进开源森林监测,所有与冠层高度相关的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型都免费供公众使用。树冠高度图来自人工智能模型分析的高分辨率卫星图像。数据和人工智能模型都可用于商业用途。Meta设定了到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结合减少企业排放和利用碳去除策略。基于森林的碳去除是Meta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准确测量和监测碳封存的能力至关重要。用于森林测绘的卫星图像在比例、分辨率和刷新率方面都有了显著改进。虽然由于涉及大面积,可以使用较低分辨率的影像来监测森林砍伐事件,但监测造林和再造林项目更具挑战性,因为它需要大面积的单个树木级数据。Meta和WRI认为,提供对人工智能的开放访问可以成为释放财政资源用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有力工具,同时还可以提高透明度。全球处理高分辨率地图所需的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模型首次可供公众使用。可以在AWS、Google Earth Engine和Github上访问此数据和模型。
https://esgnews.com/meta-uses-artificial-intelligence-to-map-the-earths-forests/
3、花旗集团实现$441B的$1T可持续金融2030年目标,可再生能源是“主要驱动力”(2024.05.03)
花旗重申了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原则的承诺,以应对环境紧迫性和社会经济变化等复杂的全球背景。2023年度ESG报告概述了花旗在不同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花旗利用其全球影响力来促进经济韧性和环境可持续性。花旗设定了一个目标,即到2030年为可持续金融筹集1万亿美元。截至2023年,该银行已促进了4410亿美元的环境和社会融资活动。这笔融资支持多个领域的项目,包括可再生能源、水净化和可持续住房。弗雷泽强调的具体项目包括越南的净水计划、肯尼亚的太阳能项目以及对美国经济适用房的重大投资,仅在2023年就总计近65亿美元,连续第14年保持花旗作为美国领先的经济适用房贷款机构的地位。2023年,该银行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其运营采购了100%可再生电力,并大幅减少了其全球设施的废物、水和能源使用。花旗的DEI计划旨在反映其所服务的社区和客户的多样性。2023年,花旗加强了招聘、保留和发展战略,以营造更具包容性和多元化的工作场所。
4、覆盖100座城市1万站点 宁德时代正式启动“超充万站计划”(2024.04.26)
2024年宁德时代于4月25日正式启动了神行超充网络,并与华为、星星充电、蜀道新能源、云快充合作,共同构建国内最大的超充服务平台,并推出了行业首个神行车主俱乐部。近日,宁德时代官方宣布与星星充电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将在大功率充电、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品牌超充站合作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打造超充网络。日后,将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找、导、充、检、养、结、付”等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还宣布将启动“超充万站计划”,预计在2024-2025年覆盖100个城市,10000个站点,构建全球最大的超充网络平台。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到931.2万台。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的充电桩中,TOP15占总量的91.9%,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8.1%。
5、龙湖集团发布《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新建项目100%满足绿建标准(2024.05.06)
2024年4月30日,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发布《龙湖集团2023可持续发展报告》(简称“报告”)创立30多年来,龙湖集团始终坚守“善待你一生”的理念,在稳健经营的同时,恪守企业社会责任,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早在2020年,龙湖就正式成立董事会层面的ESG委员会,并不断优化公司ESG管治架构,提升ESG管治水平。龙湖集团持续在数字化管理和绿色技术领域进行探索与投入。2023年,龙湖建立“双碳数字化管理体系”,从低碳绿色建造、节能减碳改造、新能源实践等不同维度,构建从目标管理、策略制定、实践反馈、目标及策略优化迭代的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数字化管理切实推动减碳目标的达成。此外,据报告披露,龙湖新建建筑满足绿建标准的项目面积占比达100%;截至2023年底,累计满足绿色建筑标准的面积超1.3亿平方米。同时,龙湖的被动房技术、清洁能源技术、海绵城市技术、装配式技术等多项绿色低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其旗下项目,持续践行低碳发展理念。2023年MSCI ESG评级跃升两级至AA级,为内地房企最高评级水平,并成为当年内地首家实现评级跨越性提升两级的地产公司。
6、华熙生物发布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开启ESG战略全面落地新阶段(2024.05.06)
近期,华熙生物通过发布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开启了ESG战略全面落地的可持续发展新阶段。作为生物科技公司,华熙生物从“出生”起便自带绿色基因。华熙生物在国内首次通过微生物发酵法大规模生产透明质酸,极大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时至今日,作为全产业链平台型企业,华熙生物形成了生物活性物原料、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和功能性食品「四轮驱动」的业务布局。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从研发、生产、包装,再到回收,都体现了华熙生物的绿色基因。在产品研发阶段,华熙生物通过源头替代、优化工艺等手段实现节能、减污、降耗,以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目前,华熙生物拥有一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以及多家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工厂。在绿色包装采购方面,华熙生物取得了国际权威机构FSC-COC(森林产销监管链)认证,具备采购FSC(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包装材料的能力,其95%以上采购的功能性护肤品外部包装材料拥有FSC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