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第一视点|2015—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成果于生态日正式发布
本期目录
政策声音
1、【标题故事】2015—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成果于生态日正式发布(2023.08.18)
2、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部联合挂牌督办11起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污染环境案(2023.08.15)
3、加蓬完成5亿美元“债权-自然置换”交易(2023.08.15)
4、全球非洲商业倡议GABI将在联合国大会周点燃非洲在能源、贸易和数字转型方面的潜力(2023.08.17)
行业动态
1、EVTank发布《中国新能源企业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编写指南》(2023.08.17)
2、标普推出服务,使投资者能够评估投资组合的性质和生物多样性风险(2023.08.15)
3、澳大利亚监管机构ASIC对Active Super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提出“洗绿”诉讼(2023.08.15)
4、惠誉可持续债券收益在气候减缓与适应方面的分配比例失衡(2023.08.10)
企业行动
1、腾讯发布2022年可持续社会价值报告,探索可持续社会价值新形态新解法(2023.08.14)
2、华润集团举办2023可持续发展报告集中发布会(2023.08.10)
3、医渡科技旗下因数云联合发布“惠民保”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08.17)
4、HireRight发布最新ESG报告(2023.08.17)
5、good natured®发布“即食”报告,揭示可持续包装趋势(2023.08.15)
6、拜耳、GenZero和壳牌启动计划以解决水稻种植排放问题(2023.08.17)
7、《江西省体育彩票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发布(2023.08.15)
8、拉卡拉首份社会责任报告:践行合规发展理念、助力实体成长(2023.08.17)
政策声音
1、【标题故事】2015—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成果于生态日正式发布(2023.08.18)
2023年8月15日,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现场,由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完成的《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5—2020年)调查评估》成果正式发布。调查评估显示,2015—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逐步提高。同时,我国生态本底脆弱,生态系统质量总体水平仍较低,重要生态空间被挤占的现象依然存在,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生态保护修复任重道远。调查评估表明,全国生态系统格局更加稳定;全国优良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占比超过43%;全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中有升;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减少;国家战略区域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我国生态保护政策制度出台最密集、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最有力、生态破坏惩处最严格的阶段。调查评估成果充分表明,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得到极大提升,生态保护和监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推动全国生态状况发生了显著改善。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是一项针对我国生态国情的基础性调查。本次调查评估相关成果已应用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重要工作,未来还将为各级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单位制定规划政策提供参考和支持。
https://www.mee.gov.cn/ywdt/hjywnews/202308/t20230815_1038640.shtml
2、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部联合挂牌督办11起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污染环境案(2023.08.15)
近日,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生态环境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保持对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污染环境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同时对生态环境部门移送公安机关联合查处的11起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污染环境案进行挂牌督办。据了解,今年以来,各地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生态环境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密切联系配合、相互协作支持,纵深推进打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集中侦破一批污染环境犯罪案件,依法严惩一批犯罪分子,形成有力震慑。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联合挂牌督办的11起案件,案情较为复杂,调查取证难度大,社会影响也十分恶劣,相关地方办案单位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认真落实督办要求,加强协作沟通,组建工作专班,形成执法司法打击合力,依法惩治涉案单位和违法犯罪人员,有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https://www.mee.gov.cn/ywdt/hjywnews/202308/t20230815_1038639.shtml
3、加蓬完成5亿美元“债权-自然置换”交易(2023.08.15)
加蓬以4.36亿美元“债权-自然置换”的方式为海洋保护提供资金,支持者希望能有更多此类省钱的环境交易,但一些投资者仍然认为这种日益受欢迎的交易还有改进的空间。这个非洲中部国家的海滩和沿海水域是世界上最大的濒危棱皮龟、大西洋驼背海豚、海牛和锯齿鱼的家园,八月初加蓬回购了4.36亿美元的国际债券。在8月15号敲定的交易中,该公司将这些债务转为利率更低、期限更长的5亿美元的新“蓝色债券”,预计将在未来15年为海洋保护项目带来1.63亿美元的收益。债务换自然最简单的做法是,由银行或专业投资者买下一国的债务,并用更便宜的贷款取而代之,通常由发展融资“信贷担保”或“风险保险”帮助降低成本。节省下来的资金将用于环境保护。加蓬的协议将确保在8月晚些时候举行总统选举之前完成。加蓬总统阿里-邦戈(Ali Bongo)正在竞选第三个总统任期,他说,这次交换是非洲生态友好型金融交易的一个重要时刻。
注:债权-自然置换(Debt Swap for Nature)是由债权方与债务国之间达成的协议,在自愿前提下通过部分免除、降低利率、延长偿债期限等金融手段,优化、减免债务国的债务(或利率)。
4、全球非洲商业倡议GABI将在联合国大会周点燃非洲在能源、贸易和数字转型方面的潜力(2023.08.17)
全球非洲商业倡议(Global Africa Business Initiative,GABI)是促进非洲乃至全球投资机会和商业增长的领先平台,GABI以“势不可挡的非洲”为主题,将于9月21-22日联合国大会高级别周期间在纽约举行,汇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首席执行官、联合国领导人、投资者和企业家,深入探讨能源、贸易和数字转型问题。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正值非洲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非洲拥有3万亿美元的市场潜力,蕴藏着巨大的商业、贸易和投资机遇。非洲大陆拥有全球60%的未开垦耕地和全球最年轻的人口,其中60%的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因此非洲大陆已经做好了蓬勃发展和扩张的准备。
今年的活动旨在扩大机会,鼓励全球企业、政府和投资者推动非洲和世界的商业、贸易和增长,将围绕三大主题展开:能源获取和能源转型、包容性增长和贸易以及数字化转型,通过高层主题演讲、炉边谈话和深入的小组讨论,探讨能源获取、包容性增长和贸易以及数字化转型。GABI于2022年9月由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和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米纳-穆罕默德(Amina J. Mohammed)在纽约发起,强调非洲作为全球商业主要驱动力的潜力。该倡议强调了从制造业到农业和金融业等各个领域的机遇。
行业动向
1、EVTank发布《中国新能源企业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编写指南》(2023.08.17)
2023年8月,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国内首个《中国新能源企业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编写指南(2023年)》,EVTank在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领域上市公司中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仅为46.7%,远低于排名靠前的金融业和文体娱乐业等。而新能源细分领域中,EVTank数据显示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制造等细分领域的ESG相关报告披露率排名靠前。EVTank在《中国新能源企业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编写指南(2023年)》中指出,相比其他行业,新能源企业在环境和社会议题上更具优势,且在“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正成为新能源企业新的价值观。EVTank表示以动力电池为例,其在生产和回收环节都会涉及到环境相关议题。尽管动力电池企业实质性议题仍以社会责任为主,但随着公司对环境约束和综合治理方面的重视,其对环境和治理维度议题占比逐渐增加。
2、标普推出服务,使投资者能够评估投资组合的性质和生物多样性风险(2023.08.15)
标准普尔全球公司(S&P Global)以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及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业务部门Sustainable1今天宣布推出新的自然与生物多样性风险投资组合评估服务,旨在帮助金融机构了解和评估投资组合中与自然相关的风险。这项新服务出台之际,企业和金融机构越来越关注自然和生物多样性风险,以及全球解决自然相关问题的努力开始加快步伐。例如,2022年12月,全球各国政府在COP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同意一系列的目标旨在结束生物多样性丧失、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相关融资。标普的新服务将利用其最近推出的“自然与生物多样性风险”数据集,让公司和投资者能够评估、管理和应对与自然相关的风险和影响,该数据集涵盖17,000多家公司和160多万种资产,使用生态系统足迹(衡量土地面积、生态系统退化和生态系统重要性)等与自然相关的风险指标,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公司对自然的影响和依赖。据该公司称,这项新服务将使金融机构能够了解和探索其投资组合中与自然相关的影响和依赖性,这符合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的建议和与自然相关的财务披露工作组(TNFD)的方法。
3、澳大利亚监管机构ASIC对Active Super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提出“洗绿”诉讼(2023.08.15)
澳大利亚企业、市场和金融服务监管机构——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ASIC)宣布,已对养老基金Active Super提起诉讼,指控该基金通过投资其声称从其持股中已消除行业的公司,向成员提出了误导性的ESG相关主张。在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发布的一份宣布在联邦法院启动民事处罚程序的声明中,监管机构概述了Active Super在其网站和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声明,声称该基金“剔除了对环境和社区构成过大风险的投资”,并列举了烟草、核武器、焦油砂和赌博等例子。Active Super还表示,在乌克兰遭到入侵后,它已将俄罗斯列入排除国家名单。但截至2023年6月30日,该公司仍继续持有俄罗斯证券。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表示,它正在向法院寻求针对Active Super的声明、罚款、不利宣传令和禁令。ASIC已启动“洗绿”处罚程序。
4、惠誉可持续债券收益在气候减缓与适应方面的分配比例失衡(2023.08.10)
惠誉集团旗下专注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业务“可持续惠誉”(Sustainable Fitch)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债券的发行人将其发行收益主要用于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项目,且过多关注减少排放的气候减缓措施,而不是气候适应措施,尽管应对实际气候风险的资本需求很大。在该报告中,惠誉对其ESG评级服务所评定的绿色、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与可持续发展挂钩的标签债券进行了研究,重点关注这些工具的募集资金用途对环境和社会的贡献,以及项目选择的透明度。可再生能源是最常见的优先项目类别,占所有优先项目的27%,其次是能效项目,占22%,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各占16%。从地区来看,尽管去碳化的监管压力较小,但美国发行商的可再生能源UoP数量最多。报告指出,与社会问题相比,农业和食品生产公司似乎在环境问题上面临更大的利益相关方压力。报告指出,影响可持续债券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没有明确规定收益将专门分配给新项目,而新项目与现有项目相比具有最大的额外影响。
企业行动
1、腾讯发布2022年可持续社会价值报告,探索可持续社会价值新形态新解法(2023.08.14)
2023年8月14日,腾讯发布了2022年度可持续社会价值报告(下称“报告”)。这是自去年首次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升级为可持续社会价值报告之后,腾讯交出的第二份年度社会价值答卷。报告以“新形态 新解法”为主题,全面披露了过去一年腾讯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上的探索足迹与实践成果。在报告开篇,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发表题为《通用人工智能到来的前夜,科技如何向善?》的致辞。致辞着眼于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带来的冲击,尝试思考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回答在当下和未来必须面对的课题:腾讯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科技企业?马化腾对此也给出了答案,“我们对一个更加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的腾讯有了清晰的图景:它是真正科技向善的,是关心人的价值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是呼应时代与国家发展需要的。”腾讯一直致力于将志愿服务融入企业文化,2023年又发布了《向善实践,志愿者行动指南》,员工积极响应,在急救、数字支教、技术公益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向善实践。在这次报告中专门设置了《员工志愿者服务专报》,记录了腾讯员工共创社会价值,增进社会福祉的实践成果。
2、华润集团举办2023可持续发展报告集中发布会(2023.08.10)
2023年8月10日,2023华润集团可持续发展报告集中发布会在中国华润大厦举办。集团蓝屹副总经理,各部室、业务单元、直属机构社会责任工作分管领导及负责人约50人参加了活动。发布会上,全集团39家单位编制的42本责任报告集中展示亮相。报告体系丰富多元,包括30份可持续发展报告、7份社会责任报告和5份ESG报告,在集团层面持续实现“集团总部-业务单元-下属企业”三级覆盖,在业务单元层面基本实现全覆盖。集团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汇报了2022年度年华润系可持续发展报告整体编制情况,并对下一年度报告编制提出要求。
会议还发布了华润集团“1+N”社会责任指标管理手册。集团办公室负责人对“1+N”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解读。“1+N”即“一套通用指标+六大业务板块特色指标”,针对华润多元化企业特色量身定制,不仅将社会责任与ESG指标作了有效融合,更重要的是,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华润集团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和亮点,是推动责任沟通、责任管理、责任考核和责任融合的有效管理工具。“1+N”指标体系为华润集团第一份全系统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也是国资央企第一份全面囊括行业通用指标和分行业指标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3、医渡科技旗下因数云联合发布“惠民保”可持续发展报告(2023.08.17)
为落实《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惠民保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并探索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更好地促进惠民型保险高质量发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直属中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国寿股份、国富人寿、医渡科技与中国卫信学会健康保险工作委员会发布了《惠民保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医渡科技作为重要支持单位,参与了“惠民保”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的相关研究,历时半年助力《报告》圆满完成并发布。医渡科技旗下因数云CEO刘晟阳表示:“惠民保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健康保障的蓬勃需求,已经从一个现象级的保险产品,发展成为社商合作模式和路径的成功探索,各界的关注点也从参保人数转移到如何可持续经营。《报告》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各地的具体实践,客观全面的总结了影响惠民保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并就如何做到可持续提出了相关的设想。”
4、HireRight发布最新ESG报告(2023.08.17)
全球领先的背景调查服务和劳动力解决方案提供商HireRight Holdings Corporation(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HRT)宣布发布最新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报告。该文件通过其合规性、价值观和道德实践深入了解了HireRight的生活。此外,它还详细介绍了关键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进展,强调了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举措的持续改进,并讨论了HireRight的公司治理结构。HireRight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目前正在制定以科学为基础的目标,并签署了“以科学为基础的目标倡议”(SBTi),以实现联合国2019年《巴黎协定》中提出的到2050年减少碳排放的目标。HireRight通过全球公认的机构CDP和Ecovadis披露其对环境的影响。2023年,HireRight记录了范围1、2和3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显示化石燃料消耗量较低,约占公司碳足迹的1%。在信息安全合规方面,HireRight主要执行三套信息安全标准:ISO27001:2013(在欧洲、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提供服务)、SOC2 Type II(在北美提供服务)和Cyber Essentials(在英国提供服务)。
5、good natured®发布“即食”报告,揭示可持续包装趋势(2023.08.15)
good natured®北美植物性产品的领导者,在其“即食”报告中公布了首次环保包装调查结果。该报告揭示了消费者对方便饮食的情感和偏好,生活方式日益繁忙,尽管通货膨胀持续存在,但方便饮食仍在不断增长。消费者希望他们信任的品牌能够选择对地球更有益的包装,同时还能保护食品的完整性、新鲜度和安全性。鉴于随身携带的食品种类越来越多,该报告为企业提供了有关消费者饮食习惯和购物目的的洞察,以及对高度移动化社会的环境影响的理解:7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一直在增加即食餐、套餐、外卖食品和外送服务的消费量。77%的受访者认为可持续包装至关重要,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企业有责任提供环保替代品。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有处理或回收食品包装的良好意愿,但不知道正确的处理程序。good natured®首席执行官Paul Antoniadis说:“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考虑的关键因素是食品的可视性和新鲜度,我们的各种产品创新都体现了这些因素。目标是让企业轻松选择good natured®包装,在选择环保包装选项时不必再考虑食品安全、质量或新鲜度”。
6、拜耳、GenZero和壳牌启动计划以解决水稻种植排放问题(2023.08.17)
生命科学公司拜耳、专注于脱碳解决方案的投资平台GenZero和壳牌子公司壳牌印度能源私人有限公司宣布启动一项新的合作,旨在开发一个模型解决水稻种植中的甲烷排放问题。据世界银行估计,全球甲烷排放量的10%来自水稻。迅速减少甲烷排放被认为是近期可以采取的最有效行动之一,有助于实现将升温控制在1.5°C的全球气候目标。甲烷是一种极强的温室气体,其变暖能力是二氧化碳的80倍。新合作的目标是:“通过对水稻的关注,希望解决影响人类的两大挑战,即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通过这一计划深入了解再生农业实践如何通过减少甲烷排放、水源保护、改善土壤健康和推动小农可持续发展等方式,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在过去两年中,拜耳在印度各地启动了一个可持续水稻试点项目,首先鼓励稻农改用间歇性灌溉而非持续淹水的“干湿交替法”(AWD),以及无需插秧、淹水次数非常有限的“直播稻”(DSR),旨在推动印度小农采用替代性湿润和干燥技术以及直播技术,从而改变未来的水稻种植。我们的目标是减少印度许多缺水农业地区的农业用水量,减少水稻种植产生的甲烷排放,支持农业产业向低碳未来转型。合作伙伴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在2023—2024年的种植季将计划的覆盖面积扩大到25,000公顷。
7、《江西省体育彩票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发布(2023.08.15)
2023年8月14日,《江西省体育彩票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新闻发布会在江西日报社三楼演播厅举行,这是江西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连续第6年向社会公开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展现“责任为先、公益公信”为核心的体育彩票品牌价值,彰显国家公益彩票的初心使命。2022年全省销售体育彩票75.6亿元,排在全国第12位,为国家筹集体彩公益金17.91亿元(含弃奖),为江西体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做出体彩贡献。同时,《报告》系统地回应监管机构、购彩者、员工、代销者、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的关注和期望。江西体育彩票秉承“来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发行宗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建引领、责任为先,与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同频共振,用实际行动履行国家赋予的公益使命和社会责任,用责任建设推动中国体育彩票高质量发展。
8、拉卡拉首份社会责任报告:践行合规发展理念、助力实体成长(2023.08.17)
近日,拉卡拉发布了上市以来首份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支付行业的头部机构,在行业持续严监管的态势下,拉卡拉坚持“合规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在严格落实监管各项要求的同时,积极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为其数字支付和科技服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同时保障了业绩的稳步增长,以夯实全面助力实体发展的能力。今年上半年,支付行业持续洗牌,部分机构或主动或被动退出市场,有券商分析指出,行业会持续向头部机构集中,并已全面进入有序发展的阶段;此外,部分大型机构仍在收购支付牌照,“支付”仍具备很大的含金量。在此背景下,行业的合规经营,就成为机构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拉卡拉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持续增长,2023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29.69亿元,归母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54.69%,扫码交易额5251亿元,同比增长17.48%,扫码交易笔数60亿笔,同比增长14.66%。公司基于数字支付和科技服务的相关数据积累,利用大数据模型等科技创新能力,全面链接商户、银行和服务商,帮助中小微的商户更高效地获取市场融资,以解决其经营困境,为实体经济注入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