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申请

在线客服

公众号

微博

首页 > 资讯中心 > 观点与动态 > 行业动态

ESG第一视点|欧盟委员会提议对ESG评级提供商进行监管 以确保其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ESG第一视点|欧盟委员会提议对ESG评级提供商进行监管 以确保其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期目录


政策声音

1、【标题故事】欧盟委员会提议对ESG评级提供商进行监管 以确保其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2023.06.13)

2、拜登和苏纳克签署新的美英协议以加速能源转型(2023.06.09)

3、挪威将从2024年起强制要求新政府大楼使用太阳能(2023.06.13)

4、澳大利亚授权银行监管机构考虑气候风险,采用气候报告标准(2023.06.09)


行业动态

1、中国ESG(企业社会责任)《年度ESG行动报告》发布(2023.06.13)

2、第二届联合国人居大会上,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关于零碳、可持续规划方面的方案(2023.06.09)

3、普华永道:超过75%的私募市场投资者计划停止投资非ESG产品(2023.06.08)

4、世界银行为9.5亿新西兰元的可持续发展债券定价(2023.06.14)


企业行动

1、美国钢铁发布2022年ESG报告 重申其对可持续炼钢和更绿色经济的承诺(2023.06.14)

2、波音公司发布《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分享其对可持续航空航天未来的愿景和路径(2023.06.14)

3、Ørsted发行首只100亿欧元蓝色债券,为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航运项目提供资金(2023.06.08)

4、正大天晴发布首份ESG报告:近三年研发增长超50%(2023.06.13)

5、中国移动发布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领航信息文明(2023.06.15)

6、平安产险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服务国家战略,坚守“保险为民”初心(2023.06.15)



政策声音


1、【标题故事】欧盟委员会提议对ESG评级提供商进行监管 以确保其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2023.06.13)

欧盟委员会6月13号发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其可持续金融框架的措施,包括一项监管ESG评级提供商的新提案,以及根据欧盟分类法引入一套新的可持续经济活动标准。可持续金融框架旨在帮助促进为欧盟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资金所需的资本流动,包括欧洲绿色协议的雄心壮志,例如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至少减少55%,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立。欧盟委员会估计,实现“绿色新政”的目标每年需要约7000亿欧元的投资,其中大部分来自私人资金。该框架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欧盟分类法、公司和投资者的披露和报告规则,以及标准和标签等工具,以便制定可持续投资解决方案并避免漂绿。


2021年初,欧洲市场监管机构ESMA致函欧盟委员会金融服务协调员Mairead McGuinness,建议ESG评级行业目前不受监管的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缺乏透明度对投资者构成潜在风险。根据新提案,ESMA将监督ESG评级提供商,以确保其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并且提供商将被要求使用“严格,系统,客观和经过验证”的方法。这些提案还包括防止潜在利益冲突的组织要求,以及有关提供商评级活动所依据的方法、模型和关键评级假设的透明度规则。



2、拜登和苏纳克签署新的美英协议以加速能源转型(2023.06.09)

2023年6月9号美国和英国正式宣布《二十一世纪美英经济伙伴关系大西洋宣言》,以确保其联盟得到调整、加强和重新构想,以应对此刻的挑战,在具有全球重要性的问题上共同领导。自1941年签署《大西洋宪章》以来,他们持续的在对持久支持共同价值观基础上,塑造一个开放和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二十一世纪美英经济伙伴关系大西洋宣言》宣布了具体和协调的行动,将通过以下方式在五个支柱上深化这一伙伴关系:

①确保美英在关键和新兴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

②在经济安全和技术保护工具包和供应链方面推进更紧密的合作;

③在包容和负责任的数字化转型方面建立伙伴关系;

④建设未来的清洁能源经济;

⑤进一步加强在国防、卫生安全和太空领域的联盟。




3、挪威将从2024年起强制要求新政府大楼使用太阳能(2023.06.13)

根据6月13日达成的预算协议,挪威所有新的政府大楼都应该从2024年开始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该协议是挪威中左翼少数派政府与反对党社会主义左翼党就2023年修订财政预算达成的更广泛协议的一部分。双方同意,新建筑必须包括太阳能和/或当地生产的能源,除非项目具体情况排除了这种纳入,该需求还将适用于较大的升级和翻新项目。此外,挪威政府应该会在2024年出台立法,对大型商业建筑实施相同的规则。该协议旨在简化新的商业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许可,并消除在当地共享太阳能发电的障碍。


根据该预算协议,挪威还将确定2030年太阳能年产量为8太瓦时的目标,约占该国年均产量约155太瓦时的5%。根据能源监管机构NVE的数据,挪威的太阳能发电目前每年生产约0.3太瓦时。挪威的发电以水电和风电为主,但它最早在2027年就可能面临电力短缺,这促使人们呼吁加快新的电力生产部署。



4、澳大利亚授权银行监管机构考虑气候风险,采用气候报告标准(2023.06.09)

澳大利亚政府宣布,这是首次授权澳大利亚金融监管机构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APRA)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纳入其职责的一部分。根据澳大利亚财政部长吉姆-查尔姆斯(Jim Chalmers)的一份声明,作为更新的ARPA期望声明的一部分发布的新要求,包括"促进与金融风险有关的透明度和采用气候报告标准"。APRA已经开始评估金融系统中的气候风险因素,包括最近与该国五大银行进行的第一次气候脆弱性评估(CVA),该评估模拟了气候变化对其业务的未来财务影响,以及他们对物理和过渡气候风险的潜在反应。为了回应政府的新期望,APRA发布了一份意向声明,包括监管机构“将继续促进澳大利亚金融体系中与气候有关的风险的审慎做法和透明度,与政府的可持续金融改革相一致”。



行业动向


1、中国ESG(企业社会责任)《年度ESG行动报告》发布(2023.06.13)

6月13日下午,“中国ESG(企业社会责任)发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正式举行,活动中发布了《年度ESG行动报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联合国务院国资委等权威机构部门,推出贯穿全年的“《中国ESG(企业社会责任)》发布”暨盛典活动(以下简称“中国ESG发布”),着力构建中国特色ESG评价体系,打造接轨国际、符合国情的ESG标准。本次发布仪式上还举办了主题论坛,针对“国家战略引领下中国企业如何推进ESG发展”等主题进行解读与分享。


作为发布的首个成果,《年度ESG行动报告》研究表明:

①在国家战略引领下,中国的企业已经开启了积极响应ESG理念,全面提升自身ESG水平的新阶段。

②中国大型公司在ESG发展方面的总体水平和优秀企业占比已经与全球大企业相当,各行业头部企业领跑可持续发展。

③ESG受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重视,许多企业逐步建立ESG管理体系,将ESG管理要求融入经营管理中,及时发布ESG报告,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保障信息安全、促进科技创新、落实“双碳”目标、参与公益慈善、保障员工权益,以厚重的责任感助力可持续管理与价值创造。



2、第二届联合国人居大会上,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关于零碳、可持续规划方面的方案。(2023.06.09)

6月5日—6月9日,第二届联合国人居大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办。在这场大会上,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关于零碳、可持续规划方面的方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规院院长王凯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了题为“可持续城镇化的中国解决方案”的演讲,会议期间还展示并讨论了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以及公园城市指数研究等来自中国的“零碳智慧”。


建筑行业是增加碳排放的行业之一,建筑能耗占全球能源消耗的32%,建筑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19%,在全球碳排放类别中排在最前列。“零碳排放”是对未来建筑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它并非完全杜绝二氧化碳排放,而是使用科技或植树等自然方式补充等量的氧气与人们排放的二氧化碳相抵达到平衡。这些年来,中国在改善自然环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45年间,我国的森林增长面积相当于13808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量已达到中国碳排放量的45%,全球变得更绿,中国是主要的贡献者。向零碳的世界过渡,是现在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3、普华永道:超过75%的私募市场投资者计划停止投资非ESG产品(2023.06.08)

专业服务公司普华永道(PwC)对美国、欧盟、英国和亚太地区的300名普通合伙人和300名有限合伙人进行了调查。其在普华永道卢森堡发布的《普通合伙人的全球ESG战略:披露标准、数据要求和战略选择》报告显示,全球以ESG为重点的私募市场(PM)资产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激增,许多投资者表示将转向“ESG或全无”的理念,超过76%的有限合伙人表示打算在未来两年内停止投资非ESG产品,类似数量的普通合伙人计划停止提供非ESG产品。该报告还调查了投资者对各自市场ESG监管格局变化的看法,其中美国投资者对ESG法规对其市场的影响最为乐观,约70%的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对拟议的ESG相关规则感到满意。报告还强调了私募市场投资者面临的关键ESG监管相关挑战。最常见的挑战包括地区和国家法规之间的冲突,繁琐的合规要求。




4、世界银行为9.5亿新西兰元的可持续发展债券定价(2023.06.14)

世界银行已经为9.5亿新西兰元的3年期5.00%固定利率债券定价,2026年6月22日到期。该基准债券推出时,最初的最低目标规模为2.5亿新西兰元,由于投资者的需求异常强烈,很快就增加了。9.5亿新西兰元的可持续发展债券代表了Kauri市场迄今为止最大的3年期交易,支持世界银行成员国的可持续发展项目和计划。该交易相对于中间交易的利差为+15个基点,相当于与2026年5月到期的新西兰政府债券的利差为51.2个基点,半年度收益率为5.097%。该交易的联合牵头经理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新西兰银行和西太平洋银行。这项交易为新西兰可持续发展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再次强调了世界银行对Kauri市场的持续承诺。




企业行动


1、美国钢铁发布2022年ESG报告 重申其对可持续炼钢和更绿色经济的承诺(2023.06.14)

美国钢铁公司发布了题为“对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的2022年ESG报告,重申其对可持续炼钢和更绿色经济的承诺。钢铁对于实现风力涡轮机、太阳能场和电动汽车发动机等关键绿色技术至关重要。此外,可持续的钢铁可以为降低其他产品和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作出贡献。钢铁因其卓越的能力而脱颖而出,可以无限循环而不损失质量,表明一旦生产出来,它的生命周期几乎没有尽头。认识到这一持久的效用,美国钢铁公司专注于以有意义的方式减少排放,同时为客户和社区、人类和地球提供有利可图、与众不同和可持续的钢铁解决方案。美国钢铁公司是第一家设定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标的美国钢铁公司。




2、波音公司发布《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分享其对可持续航空航天未来的愿景和路径(2023.06.14)

波音公司发布了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题为“共同的可持续航空航天”,提供了公司在推进环境管理、人类发展和包容性方面的年度最新努力。这包括解决公司在员工安全和福祉、全球航空航天安全、社区参与以及公平、多样性和包容性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可持续运营和清洁技术创新。波音公司在其工厂中增加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为商业运营购买了更多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并继续对航空航天技术进行大量投资,以减少燃料的使用、排放和噪音。波音公司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这些和其他成就,该报告的发布是为了分享公司对可持续航空航天未来的愿景和路径。


波音在今年的报告中取得的可持续发展成就包括:

①推出并公开推出波音级联气候影响模型——量化减少航空排放战略的数据建模工具;

②庆祝波音生态演示器计划成立10周年,该项目已经评估了大约230项技术,以减少燃料使用、排放和噪音。2022年的计划在波音公司的777-200试验台上测试了30项新技术,以帮助航空业去碳化;

③为波音商用飞机业务购买200万加仑(760万升)SAF;

④通过购买可再生电力和可再生能源信贷,在2022年实现全公司35%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使用。这比2021年的21%有所提高;

⑤采用由IAEG制定并由EcoVadis实施的自愿性行业方法进行供应商可持续发展评估。



3、Ørsted发行首只100亿欧元蓝色债券,为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航运项目提供资金(2023.06.08)

能源供应商Ørsted今天宣布首次发行蓝色债券,筹集了100亿欧元,募集资金旨在为公司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航运计划提供资金。据该公司称,蓝色债券发行是能源公司的首次发行,正值“可持续海洋行动的巨大资金缺口”,过去十年中,海洋经济价值的1%投资于可持续项目。Ørsted承诺到2030年,其委托的所有新项目都必须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净积极影响,该公司实现这一目标的举措包括人工栖息地恢复等试点技术,这是启动蓝色债券的动机之一。该公司还计划将收益分配给其可持续航运计划,包括开发绿色海洋燃料和远洋船舶脱碳。Ørsted首席财务官Daniel Lerup表示:“作为行业的先驱,我们认为现在是引入蓝色债券的好时机,蓝色债券的地位与10年前的绿色债券相似。我们看到投资者的浓厚兴趣,他们认识到有机会将其投资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使其投资组合多样化,进入增长行业并产生积极影响。”




4、正大天晴发布首份ESG报告:近三年研发增长超50%(2023.06.13)

6月13日晚,正大天晴药业集团(01177.HK)发布的首份ESG(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企业2022年研发投入34.6亿元,新增专利申请600项,员工健康安全费用投入1214万元,环保设施投入与运行费用2176万元。与此同时,报告明确将“疾病治疗、医药可及、环境友好、共赢关系”作为ESG的四大重点关注领域。自2014年以来,正大天晴已连续9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正大天晴药业集团为港股上市公司中国生物制药旗下企业,拥有国内抗肿瘤、肝病药物研发生产基地。从研发投入来看,报告显示,正大天晴近年持续增长,从2020年的22.5亿元增至2022年的34.6亿元,增幅超过50%,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则从2020年的15.3%增长至2022年的21%,研发人员数量从1622人增至1941人。6月10日,《制药经理人》杂志评选的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中,中国生物制药连续第五年入选,位列全球第39位,排名中国药企首位。



5、中国移动发布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领航信息文明(2023.06.15)

6月15日,中国移动发布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是中国移动连续17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以“领航信息文明 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至诚尽性,成己达人”的履责理念,通过“数智创新”“包容成长”“绿色发展”“卓越治理”四条主线展现中国移动准确把握数字经济时代价值,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走深走实,做强企业基本面,着力赋能经济、社会、环境数智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国移动系统打造以5G、算力网络、能力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着力构建“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全面赋能全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数智化转型。报告连续第10年获得“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五星以上评价,首次获得五星佳评价。



6、平安产险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服务国家战略,坚守“保险为民”初心(2023.06.15)

近日,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平安产险”)对外发布了《2022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下称《报告》)。《报告》以服务国家战略、践行绿色发展、升级客户体验、完善公司治理、坚守公益初心、心系员工发展六章,全面展示了平安产险勇担险企之责,为个人、家庭、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保障服务。《报告》显示,2022年,平安产险紧跟国家战略方针,为383个“一带一路”项目提供风险保障超3100亿元;为乡村振兴事业保驾护航,带动43.3万农户增收,为“三农”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创新绿色产品与服务供给,推出古树名木保护救治险等绿色保险产品,助推经济绿色发展。截至2022年底,平安产险有效服务个人及政府、企业客户数超8300万,全年理赔金额超1300亿元,赔付件数超1.9亿件,平均每天赔付金额3.7亿元。


平安产险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根本遵循,牢记初心使命,不断丰富保险保障供给体系,持续升级服务体验,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