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第一视点|刘鹤副总理达沃斯介绍中国“双碳”进程
本期目录
政策声音
1、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23.01.17)
2、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并介绍中国“双碳”进展情况。(2023.01.17)
3、《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中国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2023.01.19)
4、生态环境部:去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呈现“三个向好”。(2023.01.17)
5、填补能源缺口,德国“多管齐下”,启用首个液化天然气接收码头。(2023.01.18)
6、欧盟与南非达成合作,为其绿色复苏投资2.8亿欧元。(2023.01.27)
7、拜登哈里斯政府发布首份美国交通部门脱碳蓝图。(2023.01.10)
行业动态
1、中信证券ESG研究团队以议题专精的新视角开拓ESG研究的新边界。(2023.01.18)
2、全国首单社会责任债券发行,践行ESG再现新机遇(2023.01.07)
3、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社融规模存量和增量统计数据报告,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2022.01.23)
4、MSCI发布《2023年ESG与气候趋势展望报告》(2023.01.10)
5、 国家能源集团CCUS项目获评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创新领军案例。(2023.01.28)
企业行动
1、ExxonMobil推进加拿大最大的可再生柴油设施(2023.01.26)
2、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将从新合资企业购买多达2亿加仑的可持续航空燃料(2023.01.31)
3、亚马逊创下了单一公司购买最多可再生能源的新纪录(2023.01.31)
4、康德乐发布 2022 财年 ESG 报告(2023.01.25)
政策声音
1、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23.01.17)
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5年,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到2030年,能源电子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形成与国内外新能源需求相适应的产业规模。能源电子产业成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力量。高端产品供给能源大幅提升,技术融合应用加快推进。能源电子产业有效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应用,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力量。开发安全经济的新型储能电池。推动先进产品及技术示范。加大新兴领域应用推广。
2、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并介绍中国“双碳”进展情况。(2023.01.17)
1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并发表致辞。刘鹤表示,关于3060目标,是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我们一定会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刘鹤表示,碳中和是中国的国际义务,也是中国内生性的要求。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中国必须做。中国人多地少、初级产品供应需要国际交换,又有大量庞大制造业,且工业化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全面改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绿色的发展模式。
3、《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中国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2023.01.19)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19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指出,截至2021年底,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14.5%升至25.5%,煤炭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68.5%降至56.0%;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突破10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4.8%,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超3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
中国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不断增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4、生态环境部:去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呈现“三个向好”。(2023.01.17)
生态环境部1月17日上午举行例行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监测数据表明,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呈现“三个向好”的特点。首先是空气质量稳中向好,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6.5%,PM2.5年平均浓度每立方米29微克,为有监测数据以来浓度首次降到每立方米30微克以内。其次是地表水质量持续向好。全国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第三是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向好。近岸海域优良海水水质比例为81.9%,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5、填补能源缺口,德国“多管齐下”,启用首个液化天然气接收码头。(2023.01.18)
德国面临巨大能源缺口,正在寻求通过开拓进口渠道和共享天然气等方式应对。据德新社报道,德国-挪威商会17日援引挪威外贸差额数据宣布,挪威现在对德国的出口大大超过对其他任何国家的出口,其中天然气是主要出口产品。报道称,德国2022年从这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进口了价值约7260亿克朗(约合630亿美元)的商品。与上一年相比,这相当于翻了一番多。仅挪威对德国供应的天然气就占到6210亿克朗。此外,2022年末,德国启用首个液化天然气接收码头。除了单纯的进口,德国还计划采取与周边国家共享天然气模式。(参考消息)德国甚至整个欧洲,正在面临能源安全与新能源发展的双重考验。
6、欧盟与南非达成合作,为其绿色复苏投资2.8亿欧元。(2023.01.27)
欧盟周五宣布,将向南非提供超过2.8亿欧元的补贴金,以帮助南非让其依赖煤炭的经济变得更加清洁。欧盟表示,这笔资金来自“全球门户”,这是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资的欧洲项目,以应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欧盟周五宣布的补贴金的一部分将用于南非火力发电站的改造。南非是世界上12个最大的污染国之一,它的电力的大约80%来自煤炭。欧盟外交事务负责人博雷尔(Josep Borrell)发表声明说,“与南非一起,我们正在走上脱碳之路。”博雷尔目前正在比勒陀利亚进行会谈。
7、拜登哈里斯政府发布首份美国交通部门脱碳蓝图。(2023.01.10)
1月10日,美国公布了由交通部、能源部、住房和城市发展部以及环境保护局共同制定的《交通部门脱碳蓝图》。该蓝图被拜登政府称为截至2050年减少交通部门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的里程碑式战略。根据《蓝图》的描述,交通运输部门占美国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分之一,其中49%的排放来自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21%的排放源于重型商用车、10%的排放来自以拖拉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
为在2050年之前实现全美的净零排放,《蓝图》确定了一整套涵盖客运与货运、多种车辆类型和技术路线的解决方案。据估算,美国需要在2030年代提前将新车销量之中电动车占比提升至九成以上方能完成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
行业动向
1、中信证券ESG研究团队以议题专精的新视角开拓ESG研究的新边界。(2023.01.18)
市场各类ESG评价体系层出不穷,但投资应用场景下仍无法全面满足客户需求。中信证券ESG研究团队以议题专精的新视角开拓ESG研究的新边界。ESG评价体系中,污染排放问题受到政府严厉监管,政策主导倾向明显:短期来看,污染排放仍处于合规性监管时代;长期来看,污染排放议题表现良好的企业具有生产成本优势。中信证券通用ESG评价体系3.0升级路径,立足国情、投资导向的系统化重构,从而实现逐个指标的本土化改造,构建投资可解释的评价体系。
2、全国首单社会责任债券发行,践行ESG再现新机遇(2023.01.07)
2022年12月28日,中国圣牧有机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圣牧”)完成全国首单社会责任债券发行。业内分析认为,社会责任债券作为近年来兴起并不断发展的创新型融资工具,对于解决社会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民生福祉提供了有益支持。随着发行主体范围的扩大,社会责任债券会成为未来一个阶段增长较快的主题债券。
社会责任债券作为一种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主题债,在全球债券市场中为发行人募集资金投入有社会影响力的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上,绿色债券(Green bond)、社会责任债券(Social bond)、可持续发展债券(Sustainability bond)被统称为“GSS债券”。社会责任债券的发行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了支持ESG发展的新机遇。
3、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社融规模存量和增量统计数据报告,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2022.01.23)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6689亿元,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大。另外,政府债券净融资保持平稳增长,企业债券有所少增。数据显示,2022年,政府债券净融资7.12万亿元,同比多1074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05万亿元,同比少1.24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日前介绍,2022年政府债券发行的节奏比较靠前,仅前11个月已新增6.84万亿元,同比多增近1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明显增大。此外,表外融资少减较多。2022年,信托贷款减少6003亿元,同比少减1.41万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411亿元,同比少减1505亿元。
4、MSCI发布《2023年ESG与气候趋势展望报告》(2023.01.10)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1月10日,国际指数编制公司MSCI发布《2023年ESG与气候趋势展望报告》,该报告基于全球各地的MSCI ESG及气候研究部分析师的研究撰写而成,阐述了全球地缘政治、宏观经济以及气候风险将如何影响2023年的ESG和气候投资。
《报告》指出六大趋势:①规范的气候目标披露是最亟待提高的方面之一;②银行贷款碳排放的“面纱”将揭开;③企业将设立气候目标,并提升其可信度,截至2022年10月,在MSCI全球可投资市场指数的9000多家成分股中,有36%的公司已经设立了气候目标;④部分公司和投资者将占据气候适应领域的先发优势;⑤监管要求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以减少森林砍伐;⑥董事会人员年龄上升,经验与年龄的取舍将对企业治理结构产生影响。
5、国家能源集团CCUS项目获评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创新领军案例。(2023.01.28)
近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新华社与广州市政府主办的“碳路中国ESG实践与发展论坛”上,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锦界公司CCUS项目《国内最大煤电CCUS示范项目长周期安全经济运行创行业标杆》获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创新领军案例奖。
2022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锦界公司持续加强CCUS示范装置运行管理体系和科研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打造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研究和产业集成基地,聚焦二氧化碳捕集优化和多途径综合利用两个角度开展技术攻关,开展市场化发展战略研究,提升煤电CCUS全链条经济性。在加速推进万吨级二氧化碳矿化固废制砖工业示范项目建设,开展二氧化碳加氢制燃料/高价值化学品、高效电催化转化等前沿应用基础研究,持续为我国燃煤电厂探索新的绿色低碳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提供实践经验。
企业行动
1、ExxonMobil推进加拿大最大的可再生柴油设施(2023.01.26)
ExxonMobil宣布其拥有多数股权的子公司帝国石油有限公司将投资约560.20亿美元,推进加拿大最大的可再生柴油设施的建设。帝国斯特拉斯科纳炼油厂的项目预计将每天生产3000桶可再生柴油,主要来自当地采购的原料,并有助于根据加拿大清洁燃料法规每年减少加拿大运输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约2027万吨。帝国的可再生柴油设施将使用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生产的低碳氢,以帮助加拿大达到低排放燃料标准。
场地准备和初步建设正在进行中。可再生柴油生产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该项目预计将创造约600个直接建筑工作岗位,并通过业务合作伙伴的投资创造数百个工作岗位。
2、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将从新合资企业购买多达2亿加仑的可持续航空燃料(2023.01.31)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与能源基础设施公司Tallgrass和生物精炼公司Green Plains一起宣布成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Blue Blade Energy,旨在开发和商业化使用乙醇作为原料的新型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技术。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承诺到2050年完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不依赖碳补偿。该协议标志着该公司一系列以SAF为重点的举措中的最新一项,包括启动生态天空联盟,该计划旨在使企业客户有机会通过支付SAF的额外费用来减少旅行对环境的影响,而不是购买抵消。可持续航空燃料被视为帮助航空业脱碳的关键工具之一,航空业目前占全球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2-3%。
Green Plain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odd Becker表示:“该项目的潜在影响将改变美国农业的游戏规则,使强大的农业经济和强大的航空运输业专注于我们的天空脱碳。”
3、亚马逊创下了单一公司购买最多可再生能源的新纪录(2023.01.31)
亚马逊去年购买的可再生能源使其更接近于到100年使用2025%可再生能源为其运营提供动力,比其最初目标提前了五年。亚马逊宣布,2022年,通过在8个国家/地区的3个新项目,其可再生能源产能增加了133.11吉瓦(GW)。这使得亚马逊的总投资组合超过20吉瓦,可以产生为5万美国家庭供电的能源,涉及3个国家的401个可再生能源项目。该公司的可再生能源采购继续在为亚马逊运营提供动力的电网上增加新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通过这些持续的投资,亚马逊创造了一年内一家公司宣布的可再生能源最多的新公司记录。亚马逊于2019年共同创立了《气候承诺》,承诺到2040年实现净零碳——比《巴黎协定》提前10年。
4、康德乐发布 2022 财年 ESG 报告(2023.01.25)
康德乐发布了 2022 财年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报告,该报告展示了公司在减少环境影响、创造世界级工作文化、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以及加强员工居住和公司开展业务的社区方面的行动。迪纳尔健康首席执行官Jason Hollar表示:“我们的新报告反映了我们在ESG方面的重大进展,并强调了我们致力于帮助建立一个更可持续、更公平的世界,以及为我们的员工、客户和社区创造更健康的未来的承诺。”新报告是根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和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框架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