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申请

在线客服

公众号

微博

首页 > 资讯中心 > 观点与动态 > 行业动态

国资委:力争2023年实现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对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作出部署。《工作方案》从推动上市平台布局优化和功能发挥、促进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和规范运作、强化上市公司内生增长和创新发展、增进上市公司市场认同和价值实现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发展方向。

        在促进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和规范运作方面,《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探索建立健全ESG体系。中央企业集团公司要统筹推动上市公司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工作机制,提升ESG绩效,在资本市场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立足国有企业实际,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绩效评级和ESG投资指引,为中国ESG发展贡献力量。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业治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以及治理(Governance)的缩写,既是投资者评估其投资行为和企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也是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

        ESG表现不仅关系到公司形象、产品业绩和客户忠诚度,还有助于防范监管风险、价值评估风险等多重风险,是上市公司塑造品牌价值、体现品牌价值的关键一环。在一定程度上,ESG的评级越高,也就意味着该上市公司的品牌价值越高。投资者可以借助ESG评价规避风险、理性决策,而企业也能够通过ESG不断打磨自身,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塑造良好形象,谋求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对ESG问题的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企业披露ESG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一些西方国家所应用的ESG评级标准却难以与中国的国情相匹配,中国亟需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ESG体系。调查显示,超七成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开展ESG工作时会遇到相关问题,包括缺乏统一的ESG披露准则,ESG专业人才匮乏,缺乏本土化ESG信息披露指标,对ESG理念认知与重视程度不足,资源投入不足等等。

        《工作方案》的印发,体现了国家对ESG工作的重视,也为我国未来的ESG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随着ESG理念的深入发展,国内企业应当真正把ESG的理念与价值贯彻到实处,继续加大ESG标准化建设力度,不断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国家政策倾斜与执法环境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主动加强ESG建设,不断完善自身,是企业主动把握机遇、获得长远发展机会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