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Fortune Magazine)是一本由美国出版商Henry R. Luce在1930年创办的杂志期刊,并自1955年推出全球500强 (Fortune Global 500) 排行榜。目前此排行榜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企业排行榜之一。1996年,由中询有限公司联合推出《财富》(中文版),用于服务中国管理精英。
全球500强排名已成为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代表了各国在世界经济的地位。中国银行在1992年成为首个闯入财富排行榜的内地公司。
2020年是《财富》500强连续发榜的第26年,也是对中国来说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元年。今年,中国大陆企业(含香港)占1124家,首次超过美国(121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133家企业上榜。中国经济的实力正在悄然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
《财富》报道,沃尔玛连续第七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中国石化仍位列第二,国家电网上升至第三位,中国石油位列第四,而壳牌石油下降至第五位。
不难看出在前五名里,中国企业占据三席,紧接着便是位列18的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石油天然气行业、电力能源行业、建筑行业仍是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柱。
在榜单中,美国企业在前50名中占据大多数,但后50名中,最多的是中国企业。此次还有25家新上榜和重新上榜公司,其中中国共有8家新上榜公司:上海建工、深圳投资控股、盛虹、山东钢铁、上海医药、广西投资、中国核工业和中煤能源。这八家企业与榜单靠后的企业正在迅速崛起,代表着不同性质企业的发展,强劲发展的不仅仅只有老牌国有企业,新兴地方国企、民营企业也能成为发展新动力。
“新基建”的时代已到来
但美国企业中,来自非传统行业的沃尔玛和亚马逊位列一二,亚马逊更是冲进十强。紧随其后的才是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今年在“互联网服务与零售业”榜单中,中国在七强中占据四位,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上升50位,排列第132位;小米上升46位,排列第422位,成为晋升速度最快的两家企业。
数字化的红利在榜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互联网行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300%,掌握5G领先技术的企业的盈利能力也非常可观。作为“民族企业”骄傲的华为首次进入50强,在通信行业整体下滑的负面环境下,仍保持利润的增长。中美超级大国的竞赛大幕已经拉开,正如美国前财政部部长亨利·保尔森所写:“这场战斗中,双方比拼的是谁的经济能够成为未来科技的驱动力,谁能为科技设置标准。”
银行业与保险业攻势猛烈
银行业中有十家企业上榜,他们是:工商银行(24)、建设银行(30)、农业银行(35)、中国银行(43)、交通银行(162)、招商银行(189)、浦发银行(220)、兴业银行(222)、民生银行(239)、中国光大集团(253)。其中国有四大行工、建、农、中更是跻身进世界500强“银行业”分榜前五,势头强劲。
保险业中,中国平安领跑,排名全球榜单第21位,较去年提升8位。中国人寿和中国太平洋表现亮眼,分别位列第45和第193位。保险业的卓越表现离不开企业的转型创新。2019年,中国平安深入推进“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转型,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人寿加快推进“三大转型”,即从销售主导向销售与服务并重转型、从人力驱动向人力与科技双轮驱动转型、从规模取向向价值与规模有机统一转型。
中国企业霸占房地产榜单
在世界500强榜单中,只有5家房企上榜,均来自中国!今年,碧桂园反超中国恒大排名第一,绿地控股、中国保利、万科排列三、四、五名。碧桂园从2017年首次进入全球榜单开始,从第467位跳跃升至第147位,企业盈利能力增速惊人。碧桂园是行业内布局最广泛的房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拥抱科技,让地产插上农业和机器人的翅膀。中国企业在榜单中傲居榜单的同时,也给国外投资者一个很好的信号,中国的房地产发展趋势迅猛,中国市场是投资的不二选择。
Strong or 虚胖?
既然中国企业表现颇佳,是否已然成为超级大国?
但通过《财富》披露的数据得知,世界500强的平均利润为41亿美元,而中国大陆上榜企业的平均利润是35.6亿美元,没有达到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且约为美国企业(70亿美元)的一半。
中国企业虽然在榜单中增长迅速,那是因为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优质市场,拥有低成本的人力和广袤的资源,是每个希望保持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不愿舍弃的战场。但仅仅只因为人口基数庞大便为他人做嫁衣,在风光背后分一杯羹显然不是中国企业的本意。
中国企业是要从“受欢迎”到“被需要”。“中国制造”是这几年媒体口中常见的词语,中国制造已经渗透到各个国家各个行业的多条产业链中,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很难把中国制造从产业链中替换,甚至剔除。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已不容忽视,以华为、京东为首,中国平安、碧桂园等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已开始加快推进科技融入产业的步伐,提升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想要成为世界一流的企业,是要掌握核心技术、主导产业链、拥有国际话语权,而中国企业正是在一步一步踏平这艰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