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到,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理论界的推动和社会的呼声使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源,这些实践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各类评级及指数编制公司亦相继推出社会责任评级体系,公开社会责任评级结果,以此方便各相关方更加客观、公正、全面地了解企业社会责任表现。那么,到底都有谁在关注这些评级结果呢?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根据可持续性因素进行投资可能会改善长期股票表现。也就是说投资社会责任评级较高的股票,从长期来看更可能有相对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因此,投资者高度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及相关评级结果。 |
早在2007年,科隆大学的Alexander Kempf 和Peer Osthoff在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上刊登了一篇题为《社会责任投资对投资组合绩效的影响》(The Effect of Socially Responsible Investing on Portfolio Performance)的研究文章。Kempf和Osthoff基于KLD Research&Analytics的社会责任评级实施了简单的交易策略,即购买具有较高社会责任评级的股票,并出售具有较低社会责任评级的股票,最终发现,这种策略可导致每年高达8.7%的高额异常收益。此外,摩根士丹利可持续投资研究发现,回顾2008年至2014年的10,228个开放式公墓基金的业绩,可持续投资基金的回报率是略高于传统基金的。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基金业ESG投资专题调查报告(2019)——证券版》显示,接受调查的324家证券投资机构中,85%的机构采纳责任投资的首要驱动力主要是降低投资风险,顺应监管趋势(67%)和获取超额收益(65%)分别是位列第二和第三的驱动力。同时,从发行至今的基金产品投资回报率来看,绝大多数的ESG/绿色投资基金产品(79%)的回报高于基准。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认知不足、缺少可靠的ESG信息和数据来源以及缺少评估方法和工具是证券投资机构开展责任投资的最大挑战”。从短期来看,诸如摩根士丹利(MSCI)、富时罗素(FTSE Rusell)这些权威机构做出的社会责任评级结果将受到投资者的持续关注,并以此做为责任投资策略制定的重要参考。
社会责任表现将有助于评级机构更加全面系统地考量企业的风险抗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会对企业信用评级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将社会责任因素纳入信用评级中会帮助信用评级机构给出更加科学、准确的信用评级。 |
信用评级提供了有关企业违约概率和财务状况的信息,从而减少金融市场的误配。它们使投资者能够随时随地使用一个标准去评估企业的风险特性。因此,评级机构需要更全面、更及时、更准确地获得企业信息,并据此给出更加公正客观的评级。一项来自ETF Stream研究表明,ESG因素有助于区分信用评分良好和较差的公司。基于Bloomberg和MSCI的发行人ESG数据,该项研究表明“ESG因素的加入提高了定量信用评级模型的可信度和准确率”。
2016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Investment, PRI)发布了关于信用评级中的ESG声明,鼓励各评级机构用更加系统的方式来考虑ESG因素,并在信用评级中加强对ESG因素的系统性和透明度考虑。目前,包括世界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以及国内的中国诚信、大公国际、东方金诚等在内的21家评级机构签署了该声明。声明中提到“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会影响借款人的现金流量以及拖欠债务的可能性”,而“为了更充分地解决债务资本市场中的主要市场和非系统风险,信用评级机构应战略和系统性的考虑ESG因素对财务的潜在重要影响”。签署该声明的信用评级机构所做出的承诺包括:
评估ESG因素对不同发行人的信用相关程度;
透明地公布对于“ESG因素以何种方式被纳入信用评级考虑”这一议题的观点;
随着对于ESG因素理解的发展,考查这些因素被纳入信用分析的方式;
保持组织的治理和资源水平以提供优质评级,包括相关的ESG分析;
与全行业一起,达成发行人对可能影响其资信的ESG因素的一致、公开披露;
参与投资者对话,识别并理解ESG对资信的风险。
为将ESG因素纳入到信用评级中,这些机构也开始加大力度识别各个公司(尤其是高杠杆公司)面临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
惠誉国际评级(Fitch Ratings)2019年1月推出了针对企业信贷的ESG方法,并在信贷报告的一个单独部分列示了可能影响一个公司信贷质量的ESG相关风险,并决定在2020年中之前将ESG相关信息纳入所有已发布的信用报告。 |
穆迪(Moody's)在2019年9月份发布的信用报告中提高了ESG分析部分的篇幅,并为市场参与者构建如公司治理和低碳转型评估的工具,以应对市场对ESG日益增长的兴趣。 |
标准普尔全球评级公司(S&P Global Ratings)开发了一个单独的ESG评估产品,并建立了基于其ESG评级方法论的标普ESG指数系列(S&P ESG Index Series),同时旗下标普道琼指数公司与荷宝旗下的可持续资产管理公司(RobecoSAM)合作运营了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The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ices,DJSI)。 |
除参考MSCI等独立的ESG评级公司根据公开信息做出的ESG评级结果外,信用评级机构也可利用自有渠道获得公司管理层信息和一些未公开的数据,并将其综合衡量后纳入信用评级。
随着全球供应链的发展,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成为同世界领先企业建立合作的“敲门砖”,并因此产生了专项的社会责任审核和认证标准,帮助企业建立更为健康、可持续的产业合作链条。 |
为减少因供应商环境、社会风险导致的供应链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要求供应链上下游通过第三方机构的社会责任审核或认证,以此增加对供应商综合发展的了解和信任,甚至成为达成合作的重要前提。其中,SA8000认证与EcoVidas审核得到企业的广泛应用。
SA8000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旨在构建一套可被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的国际标准。自1997年问世以来,受到公众极大关注,特别在欧美工商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图:支持SA8000的公司(部分) |
EcoVadis是专门应用于其下游供应链管理组织的系统平台,结合了企业运作除质量以外的所有组织治理项目,根据企业不同规模和行业归属、以在线提交资料方式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系统主要围绕公司组织总体情况、环境、劳工人权、商业诚信、可持续采购这五方面。EcoVadis为客户和供应商提供了一个合作平台,以帮助企业审核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商的环境和社会表现,供应商涉及150多个业务领域并分布在120多个国家。目前EcoVadis解决方案已经被全球主要跨国公司选用,审核其全球超过95个国家和地区的供应商。且自2014年开始,对中国各供应商进行在线审核的趋势已日益明显,仅在EcoVadis中国区平台上,每月最少有1,000家公司在此提交资料和在线审核。但中国企业得分率相对很低,主要原因是企业对评价标准不清楚,在国内也很难找到专业机构进行咨询。
通过评估供应商社会责任评级结果、要求供应商完成相应的社会责任审核或认证工作,企业可以获得对其更为全面的评估,减少发生供应链风险的可能性,这也成为判断是否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参考。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区域统一,使国际分工更加深化。国际市场逐渐建立起的可持续发展价值体理念,成为企业融入全球化分工、参与国际竞争的话语体系。 |
随着气候变化、生态破坏、工程安全、人口贫穷等社会问题的日益加剧,全球各界对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2015年,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发布2030议程,并正式通过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全球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
“可持续发展是各方的最大利益契合点和最佳合作切入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各大型企业、特别是国际一流企业关注程度最高的可持续发展标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纳入考量,并利用自身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逐渐建立起以绿色环保、合规运营、社区贡献为主题的可持续发展联盟,汇聚全球“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形成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合力。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是世界上最大的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组织,拥有全球160多个国家的约10,000家企业会员和3,000多家非企业会员。这些参与者需要承诺依据在人权、劳工标准、环境和反腐败方面普遍接受的十项原则(即全球契约十项原则)进行运作。该组织不仅为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提供了一套行动框架,也为一些国际领先企业开展合作“挑选”出了企业名单。
|
综上,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开展社会责任评价,都需要仔细甄别与自身企业性质、行业属性息息相关的社会责任评级,并通过提升自身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和履责行为,提高社会责任评价级别或评分,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市场影响力及发展潜力。
你的社会责任评级结果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还不快快行动起来!那么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有哪些,侧重点在哪里,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中做更为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