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ESG研究报告(2024)》蓝皮书(以下简称“ESG蓝皮书”)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建课题组共同编制完成,已连续发布七年,是社会科学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年度报告之一。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上市公司ESG评价分析
2024 蓝皮书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作为基础设施行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为其他所有行业提供必要的能源和资源,是现代工业和生活的基础。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推进和公众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行业整体面临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等可持续发展管理实践的压力和挑战。本报告重点评价分析42家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ESG实践水平。
2023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的ESG评价指标体系共有经济、社会、环境和治理4个评价维度、21类评价指标、55项关键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本报告从行业政策趋势、发展现状、发展特点、面临风险和发展机遇等方面,增加“清洁能源”“温室气体排放”“绿电交易”“安全可靠供应”等行业侧重指标,设置“资源能源使用”“污染物”“温室气体”“劳工”“供应链”等行业风险议题进行综合评分。
ESG评级结果共分为九级,分别为AAA、AA、A、BBB、BB、B、CCC、CC、C。本报告通过对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42家样本上市公司ESG绩效作深入分析,发现样本上市公司ESG绩效整体表现进步显著。
(一)
上市公司ESG绩效整体表现进步明显
2023年,42家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中,1家企业评级为AAA级,3家企业评级为AA级、占比7.14%,相对于2022年度0家企业,获评AA~AAA级企业数量实现了零突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ESG评级从集中于后半区间往前半区间发展,行业整体ESG绩效表现进步明显。
总体而言,2023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ESG绩效整体表现进步明显,经济维度有所波动,行业改革创新和可再生能源投资与发展形成普遍共识;环境维度依旧是四大维度中的短板,资源能源利用、废弃物排放问题尤为突出;社会维度,企业在客户权益保护、员工权益与发展、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还需加强关注,以降低社会风险,提升企业的责任形象与可持续竞争力。
(二)
经济维度表现一般,投资潜力加大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的经济维度主要考察企业在经营方面的经济绩效,包括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及投资价值。2023年,该行业整体经济维度评级结果为B级,经济维度评级趋于正态分布,行业整体经济维度评级结果较为均衡。
投资价值主要通过市盈率(TTM)和市净率(MRQ)等指标来衡量。成长能力主要通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和分红金额同比增长率等指标来衡量。偿债能力主要通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等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来衡量,依据公共事业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以长期负债为主的特性,新增资产负债率指标来衡量该行业的偿债能力情况。盈利能力主要通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ROE)等指标来衡量。
总体而言,2023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经济表现一般,但行业发展趋势良好,特别是在新能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践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可再生能源开发、清洁技术、产业低碳转型可能会在未来发展中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多的显示出对资本的吸引力和扩张潜力,将更好的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三)
绿色创新表现突出,需提高信披完整性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的环境维度主要考察企业环境管理、绿色创新资源能源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等信息披露情况。该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整体进步明显,企业间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往均衡方向发展,部分头部企业环境绩效表现优异。
在环境维度二级指标中,环境管理平均得分为55.64分,绿色创新平均得分为58.08分,资源能源利用平均得分为38.32分,废弃物排放平均得分为22.58分,生态环境保护平均得分为53.16分,应对气候变化平均得分为50.90分(见图6)。
绿色创新平均得分最高,为58.08分,评级结果为BB级。该指标主要通过清洁能源、智慧能源、环保技术和环保投入等信息披露的表现情况来衡量2023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绿色创新绩效表现。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正在积极迎接绿色低碳转型机遇,投入研发资源,开发和创新应用低碳技术,包括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高效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创新和采纳清洁技术,通过采用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技术,减少火电厂等发电设施对环境的污染。
资源能源利用主要通过综合能源消耗量、单位产值能耗、水资源消耗密度和能源使用效益目标制定等指标来衡量。该行业上市公司在资源能源利用水平上仍旧任重道远,从样本企业的披露情况来看,24家企业未披露综合能源消耗量或较去年消耗上升。但就能源使用效益目标制定情况来看,多数企业通过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强化能耗管理、使用清洁能源、制定低碳发展目标等方式,推动企业节能减碳,助力企业绿色转型。
废弃物排放主要通过有害废弃物密度降低情况和无害废弃物密度降低情况等指标来衡量。该行业上市公司有害废弃物及无害废弃物排放密度情况表现不佳,多数企业未披露废弃物排放密度情况。企业一方面仍需提高关键绩效数据的可比性,另一方面需持续提升环保管理水平,通过技术升级、管理优化等措施,持续改善废弃物排放情况。
生态环境保护主要通过资源利用效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指标来衡量。2023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生态环境保护平均得分为53.16分,评级结果为BB级。该行业上市公司在资源利用效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信息披露表现较好,这与国家政策和法规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有重要影响。
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战略、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及措施、温室气体排放和绿电交易等指标来衡量。2023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应对气候变化平均得分为50.90分,评级结果为BB级。该行业上市公司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信息披露表现较为一般,大多数已披露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如减污降碳、清洁能源利用、探索绿色转型和创新使用低碳技术等,但尚未形成系统性的应对气候变化策略;多数企业未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企业整体战略,未将应对气候变化的议题纳入董事会管理层议题管理范畴,对于识别、评估及管理气候相关风险缺乏体系机制;一些企业对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和披露尚有疑虑,从而导致报告数据披露不完整,不能真实反映其对环境的影响,以满足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要求。
(四)
社区发展和产品责任与安全表现优异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的环境维度主要考察企业在员工权益与发展、供应链管理、客户权益保护、社区发展等方面的信息披露情况,并且依据公共事业服务保障特性新增产品责任与安全评价指标,设置获得的利益相关方有关的正面评价为加分指标,以此综合评估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社会绩效表现情况。2023年,该行业整体社会维度评级结果为BB级。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在社会维度表现较为出色的企业较多,在社会维度的信息披露方面表现最为积极,但仍旧有改进空间,特别是在客户权益保护、供应链管理等议题方面的社会责任实践信息披露水平仍需持续提升,以增强企业责任品牌形象。
产品责任与安全主要通过企业安全可靠供应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指标来衡量。2023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产品责任与安全平均得分为61.70分,是社会维度平均得分最高的指标,评级结果为BBB级。该行业上市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投入,包括电网升级、智能电网建设等,提升了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对外披露了相应的履责实践信息,体现了企业在安全可靠供应方面的积极作为。
员工权益与发展主要通过员工公平招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员工培训投入和员工关爱等指标来衡量。该行业上市公司在员工公平招聘方面的信息披露表现最好,多数企业会完整披露有关员工公平雇佣的保护政策和具体措施,向外界展示公司在平等就业、反对性别歧视、遵守劳工准则的重视程度和保障公平雇佣的具体做法。
供应链管理主要通过供应商识别与评估和供应链社会与环境风险管理等指标来衡量。2023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供应链管理平均得分为50.92分,评级结果为BB级。该行业上市公司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表现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大部分企业已经较为完整披露企业供应商识别与评估的措施,包括供应商资质审核、绩效评估及持续的监督和管理,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供应商环境社会风险管理方面加强投入,如建立供应商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供应链环节的人权、环境保护风险的识别、签订社会责任承诺书或廉洁承诺协议等文件,确保供应链的可持续性。
客户权益保护主要通过客户服务能力等指标来衡量。2023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客户权益保护平均得分较低,为47.66分,评级结果为B级。该行业上市公司在客户权益保护方面的信息披露水平有明显差异,部分企业需要在客户权益保护领域作出改进。
社区发展主要通过社区参与和社会公益活动的披露情况等指标来衡量。2023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社区发展平均得分为65.91分,评级结果为BBB级。该行业在社区发展方面的表现整体中等偏上,表明行业内大多数上市公司企业在ESG报告中对社区参与和社会公益活动的披露也较为详细,多数企业在社区发展方面的履责实践和信息披露达到较高水准。
(五)
信息披露表现卓越,加强ESG治理体系构建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的治理维度主要考察企业在组织治理、合规风险管理、ESG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信息披露情况,并设置违规处罚、诉讼为减分指标,企业获得ESG/可持续发展荣誉相关的正面评价为加分指标,以此综合评估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治理绩效表现情况。2023年,该行业整体治理维度评级结果为BB级。
组织治理主要通过董事会多元化、董事会ESG管理、股东关系管理和反腐败等指标来衡量。2023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组织治理平均得分为54.26分,评级结果为BB级。该行业上市公司在组织治理方面的信息披露表现呈现一定水平差异。首先,高评级企业注重董事会成员的性别、年龄、专业背景多样性,持续提升独立董事的占比,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公司的创新能力。
合规风险管理主要通过内控合规、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防控计划和风险监测预警等指标来衡量。2023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合规风险管理平均得分为51.94分,评级结果为BB级。评级较高的企业较为完整地披露了企业在内控合规体系建设方面的制度文件、合规管理机构、风险评估机制或方法,零散披露风险防控计划或措施情况,但整体而言企业在系统的风险防控计划、建立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定期风险监测等方面的信息披露较为不足。
ESG管理主要通过ESG相关能力提升培训、ESG治理架构、ESG/CSR岗位设置和ESG/CSR绩效管理等指标来衡量。2023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ESG管理平均得分最低,为46.85分,评级结果为B级。整体而言,多数企业都披露了企业的ESG治理架构情况并且设置相应的ESG/CSR岗位,但有关企业ESG/CSR绩效管理、董事会参与ESG培训或研讨方面的信息披露较少,对于评级较低的企业仍需关注董事会ESG决策能力和参与程度,并且完善企业的ESG绩效管理体系,以更有效地推动企业ESG实践。
信息披露主要通过信息披露渠道和利益相关方参与等指标来衡量。2023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均得分最高,为55.81分,评级结果为BB级。该行业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表现较为良好,样本企业披露ESG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的比率达100%,将近一半的企业信息披露表现优异,具有透明和高效的信息披露渠道。
通过本报告分析,建议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是强化企业环境影响管理,提升环境信息透明度。建议企业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层面:在战略层面,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并且加强董事会管理层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管理,鼓励公司高级管理层参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管理程序,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和目标,确保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落实执行。在管理层面,加强企业环保管理,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定期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缓解措施,确保系统化的环境管理机制。在实践层面,加强绿色创新与低碳技术应用,持续提高能效、开发清洁能源、发展智慧能源、创新环保技术和加大环保投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在信息披露层面,参考国家政策、国际标准、同业优秀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环境关键绩效指标,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据分析工具,提高环境绩效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报告的效率。
二是加强利益相关方沟通,增强各方对企业责任实践的认可。建议企业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层面:加强社会责任议题的管理,包括产品责任与安全、客户权益保护、员工权益保护、供应链管理等,强化利益相关方关系管理,健全利益相关方管理机制,精准识别和回应利益相关方信息诉求。多渠道进行责任信息披露,要更加重视与利益相关方关系密切的信息披露,如客户权益保护的最新机制、客户投诉与反馈机制的优化信息、供应商ESG管理进展、合作伙伴可持续发展合作等实践的成果和影响,利用易于获取的、可视化的手段在公司官网、年报、ESG/社会责任报告、新闻报道等多渠道披露ESG信息,提高利益相关方对企业履责实践信息的可获取性和透明度。
三是持续优化ESG治理,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建议企业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层面:明确企业ESG愿景和目标,通过制定ESG战略、ESG规划,构建具体可衡量的ESG目标,确保企业的ESG方针策略与企业整体业务目标和价值观相一致,并所有员工理解并执行。注重ESG风险评估与合规管理,如识别与评估企业的ESG风险,制定风险防控计划和风险监测。理解国际国内ESG标准指南,依据企业上市地区的监管要求,在充分理解标准指南要求基础上,评估企业ESG管理和信息披露的差距,从而针对性作出改进。注重ESG绩效管理,通过关注国际国内政策、监管要求和对标同业优秀企业,积极建立ESG/CSR工作的评价机制或绩效管理机制。
扫描上方二维码了解及购买
蓝皮书系列推文,敬请关注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