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ESG研究报告(2024)》蓝皮书(以下简称“ESG蓝皮书”)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建课题组共同编制完成,已连续发布七年,是社会科学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年度报告之一。
研究样本说明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分析是指针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开展的有关ESG实践水平的评价分析,本次研究的样本选自上证180指数、深证100指数、沪深300指数、科创50指数、明晟中国A股国际通指数(MSCI CHINA 200)、中证500指数等A股成分股,并进行去重处理,最终的样本数量总计508家。
本报告主要基于以下四个信息来源渠道:“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所开发的中国上市公司研究系列数据库、“Wind资讯”所开发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东方财富旗下金融数据平台“Choice金融终端”以及上市公司的企业年度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报告和企业官方网站以及权威组织平台。
本报告样本企业的上市地点主要集中于上海和深圳,508家样本企业中,345家企业在上海上市,占比67.91%;163家企业在深圳上市,占比32.09%。按企业性质进行划分,分别为国有企业233家,占比45.87%;民营企业268家,占比52.75%;中外合资企业7家,占比1.38%。
研究总体分析
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ESG评价平均得分为51.68分,较2022年提高1.68分,整体水平处于BB级。2023年,本报告的508家样本企业中,ESG评价处于A~AAA级的企业有91家,占比17.91%,占比降低1.78个百分点,与2022年基本持平;处于B~BBB级的企业有287家,占比56.60%,占比增长8.37个百分点;处于C~CCC级的企业有130家,占比25.59%,占比降低6.50个百分点(见图2)。不难看出,中国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持续提升,70%以上的样本企业ESG表现位于中上等水平,而处于评价体系下游水平的企业数量比重逐步降低。
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主动性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质量不断提升。好的ESG表现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包括投资者、消费者、社会公众等各利益相关方的价值认可,收获投资价值提升与积极的市场认同。
不同维度综合分析
在本报告考察的经济维度、环境维度、社会维度和治理维度这4个维度中,社会维度平均得分最高,为52.48分,较2022年降低2.00%,处于BB级;其次为治理维度,为50.69分,同比提高0.78%;经济维度评分得分为47.61分,同比提高0.44%;环境维度平均得分最低,为47.26分,同比提高4.88%(见图3),社会维度和治理维度均处于BB级水平。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的经济维度主要考察企业经营方面的经济绩效,包括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及投资价值。报告期内,尽管经济运行面临来自国外的风险挑战和国内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由图4可见,中国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但增速放缓,偿债能力与投资价值的平均水平较2022年均有所下降。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的环境维度主要考察企业在环境层面的环境管理、绿色创新、资源能源利用、废弃物排放、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信息披露情况。由图5可见,在环境维度处于A~AAA级水平的企业依旧分布最少,大部分企业在这一领域的表现尚显不足,但与2022年相比,位于下游水平的企业在逐步减少。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的社会维度主要考察企业在社会层面的员工权益与发展、供应链管理、客户权益保护、社区发展等方面的信息披露情况。由图6可见,样本企业中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企业获得A~AAA级评价,社会维度平均得分在本报告考察的四个维度中最高。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的公司治理维度主要考察企业在管治层面的组织治理、合规风险管理、ESG管理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表现。由图7可见,仍有将近三分之一上市公司的治理能力处于评价体系的下游水平,合规风险管理和ESG管理是治理维度中平均得分较低的两个指标,治理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不同企业性质综合分析
对508家样本企业按企业性质进行划分,分别为国有企业233家,占比45.87%;民营企业268家,占比52.75%;中外合资企业7家,占比1.38%。综合样本量和统计结果来看,国有企业的ESG表现优于民营企业。
根据CFA全球ESG投资认知的调查,73%的资金方都在投资分析和决策中考虑了ESG因素。ESG投资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不仅将推动企业改善ESG表现,也将带动资本市场朝着可持续、负责任的方向发展。
企业所在不同行业综合分析
本报告通过筛选九大重点行业,从行业政策趋势、发展现状、发展特点等方面,对各重点行业在环境、社会、治理维度的重点议题进行提炼,筛选出五大行业的行业侧重指标(见表2)。
2023年,ESG综合表现最好的三个行业分别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电力与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平均得分达到BBB级,为最高评级;房地产业平均得分最低,评级结果为CCC级,但行业内同样存在AAA级的企业,头部企业和尾部企业的ESG表现出现显著分化,其余行业评价结果均分布在BB级。
蓝皮书系列推文,敬请关注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