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三中全会文件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其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可以说是优化经济社会组织运行的方式,而治理本身强调参与性,即各方参与,共同协商解决某个问题,这一点与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中所强调的利益相关方理念*相契合。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实现二十大目标的主要参与力量。可见,企业社会责任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利益相关方指组织的决策或活动中有重要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利益与组织的业绩或成绩密切相关,他们的利益受到组织的影响,同时他们的需求、期望和影响也对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二十届三中全会ESG相关内容有以下几点:
①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应着ESG社会维度的关键议题——乡村振兴。
②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对应着ESG环境维度的关键议题——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
③全会提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监测、防控措施,织密社会安全风险防控网,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对应着ESG社会维度的关键议题——产品责任与安全。
④全会提出,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切实改进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应着ESG治理维度的关键议题——组织治理下的细分议题反腐败。
可以说,全会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明确的新要求,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和治理体系保障,企业需尽可能做好每个议题的工作,更好的实现自身利益与社会环境效益双赢。
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其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在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的大背景下,企业不仅要在当地市场履行社会责任,还需确保其上下游合作伙伴同样遵守高标准的社会责任原则。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有助于提升整个产业链的安全性与韧性,这与三中全会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相契合,旨在通过社会责任的履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持续安全与稳定,最终实现经济的全面升级和可持续增长。
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企业可持续能力及服务全球市场的能力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基础,为了夯实这一基础,我们应该致力于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解决困难。中小企业正面临巨大挑战,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十分紧迫,中小企业是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积极力量,对整个经济社会和产业链发展影响不容小觑。
在此背景下讨论经济发展,首要任务是构建更优化的营商环境,这包括为各类企业提供公平、透明且高效的市场规则体系,并确保这些规则得到有效执行。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目标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共同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努力。
END
王晓光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基于在企业国际化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企业品牌管理等诸多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大事晓谈》专栏将重点实时向大家分享政策趋势、热点观点、实践感悟,以期与利益相关方共同进步成长。
王晓光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主任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碳达峰碳中和促进中心主任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社会责任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