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ESG研究报告(2023)》蓝皮书(以下简称“ESG蓝皮书”)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建课题组共同编制完成,已连续发布六年,是社会科学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年度报告之一。
研究背景
2004年,联合国组织在报告中首次提出ESG概念,提倡在投资中关注环境、社会、治理问题。2006年,联合国设立“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UNPRI)组织,建立了6条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对ESG理念发展和推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此后,国际组织、投资机构等市场主体不断深化ESG概念与应用,逐步形成完整的ESG生态;同时,金融市场也不断丰富ESG投资产品,ESG参与范围不断扩大。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受到全球关注,人们对ESG概念中环境维度的关注度也随之升温。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ESG投资以其长期增效与缓和风险的作用受到监管机构资本市场以及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在监管层面,为满足ESG投资发展需要,相关国际组织陆续出台了多项ESG资产认证标准,重视企业的ESG信息披露。着眼企业的角度,ESG的要求与上市公司降本增效的发展需求同向同行。
ESG的重要性
#1
ESG生态实践
ESG的参与方主要有五个:进行ESG实践的企业主体;负责监管、引导的各国政府与证券交易所;支持企业信息披露的非政府间组织;提供评价服务的供应商;采用ESG策略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
ESG的实践体系主要涉及四方面:核心是企业的ESG管理;非政府组织对企业信息披露标准和框架的制定;评级机构对企业ESG绩效的评价;国家相关部门和交易所关于企业ESG要求的监督。
#2
ESG的价值
ESG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外部性价值: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对社会造成后果较严重的负外部性问题。ESG理念则重新定义企业和市场的边界,引导企业把自身商业行为对环境、社会造成的外部性影响“内部化”。通过市场的手段解决企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挑战的外部性问题,促使企业主动减缓、平衡外部性影响。
②社会责任价值:在承认经济性是企业首要特征的同时,更加强调企业的社会性,即企业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需要承担与自身影响力相当的社会责任。ESG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延展和深化。即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从社会的长远利益出发,而非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
③可持续发展价值:可持续发展目标和ESG都旨在推动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ESG在维护与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关系,积累积极的道德资本、提升政府与公众认可、减少投资者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代理成本等方面,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正向影响,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还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进行更为全面的风险识别和预警,在常规商业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企业应对负面性事件和外部环境变化的韧性。
ESG投资定义及重要性
#1
ESG投资定义
ESG投资的概念由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提出,指一种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要素纳入考量的投资方式,包括分析和避免标的的ESG风险、挖掘和把握ESG相关机遇等。ESG投资是可持续发展金融的重要部分,创造更多经济收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是ESG投资的目标。
#2
ESG投资生态
ESG实践体系主要涉及四方面:核心是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标的ESG策略投资、金融产品开发行为;评价机构对投资标的ESG绩效的评价;交易所对可持续投资标准的制定和市场监管;发行人获得资金支持。
#3
ESG投资的价值
以投资主体角度,ESG投资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ESG投资还具有明确的规避风险属性;经济回报之外,ESG投资可以为投资人带来社会回报。另外,投资人可以借助支持可持续发展塑造社会形象,提升自身ESG绩效。
以投资标的角度,ESG投资可以缓解企业转型压力,有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企业的ESG投入能带来更佳的经营表现,且减少尾部风险。重视ESG管理且主动披露相关信息的公司,其风险也更容易被相关监管机构提前发现并介入干预,从而避免风险积累进而导致“黑天鹅”事件的发生。
ESG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
国际政策监管层面
国际可持续性标准委员会(ISSB)
2023年6月26日,国际可持续性标准委员会(ISSB)首次发布两份正式文件《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IFRS S1)——可持续性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及《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IFRS S2)——气候相关披露》,旨在帮助可能适用的公司更好地了解、整理和掌握首批两份ISSB准则中所要求的披露细则。
欧盟:ESG监管的先行者
①2014年颁布《非财务报告指令》;
②2017年修订《股东权利指令》;
③2019年出台了《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SFDR)于④2021年3月在欧盟全境生效;
⑤2021年4月,发布《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气候授权法案》;
⑥2022年11月,通过《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立场,在2023年生效;
⑦2023年4月25日,欧盟理事会投票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其实施意味着非欧盟生产商未来想在欧盟销售商品,必须为二氧化碳排放付费。这一计划将于2023年10月开始试运行,并于2026年到2034年之间分阶段实施。至此,欧盟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征收碳关税的经济体。
美国:由点及面的ESG信息披露
①2010年发布《委员会关于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披露的指导意见》;
②2015年首次颁发了基于完整ESG考量的规定——《解释公告IB2015-01》,2016年发布《解释公告IB2016-01》,2018年发布《实操辅助公告No.2018-1》;
③2019年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发布《ESG报告指南2.0》
④2019年颁布《第964号参议员法案》;
⑤2022年3月2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题为《加强和规范服务投资者的气候相关披露》的议案。
英国:始于养老基金的ESG监管
①2005年的两项条例《职业养老金计划(投资与披露)条例》和《养老保障基金(投资原则陈述)条例》;2018年对前者进行修订,将受托者责任延伸至ESG范畴;
②2006年修订的英国《公司法》从公司治理角度对董事职责作出规定;2013年10月修订的英国《公司法》规定证券市场上市企业需要提供人权信息;
③2018年7月修订英国《公司治理准则》;
④2014年出台《投资中介机构的受托责任》;
⑤2019年10月修订《尽职管理守则》,明确应考量ESG及气候变化相关要素;
⑥2021年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发布基金遵守ESG义务的指导原则。
#2
国内政策监管局面
中国香港:
①2012年,港交所发布《ESG报告指引》;
②2019年,港交所发布咨询文件,将提高ESG报告披露的强制性并增加披露内容;
③2019年12月18日,港交所正式刊发有关检讨《ESG 报告指引》及相关《上市规则》条文的咨询总结(ESG 咨询总结),新的修订 2020年7月1日生效;
④2021年12 月10日,港交所刊发了有关修订《企业管治守则》的咨询总结;
⑤香港证监会于 2021年6月发布《致证监会认可单位信托及互惠基金的管理公司的通函——环境、社会及管治基金》;2021年8 月,香港证监会发布《致持牌法团的通函——基金经理对气候相关风险的管理及披露》;
⑥ 2023年4月14日,香港交易所全资附属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刊发《优化环境、社会及管治框架下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咨询文件)》。
中国内地:
【政府监管】
①2008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②2011年1月《中央企业“十二五”和谐发展战略实施纲要》首次用专项战略规划对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明确要求;次年3月,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指导意见》;
③2016年3月,国资委发布《关于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④2021年12月,《关于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⑤2022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科学创新和社会责任局;
⑥2022年10月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要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可有力支撑和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标准体系,有效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产业链碳减排;
⑦2022年10月31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明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工作总体部署,提出加强绿色金融标准等市场化机制标准建设;
⑧2023年7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的通知》。《通知》关于专项报告编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研究课题相关情况报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指标体系》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项报告参考模板》。
【证券市场】
①2006年,深交所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
②2008年5月,上交所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
③2018年9月,中国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④2020年12月,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
⑤2021年6月,中国证监会公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一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年修订)》和《公开发年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年修订)》;
⑥2021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
⑦2022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
ESG投资国内外发展
图:全球ESG投资报告2.0
一方面,中国ESG资管市场过去一年间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国内的ESG投资参与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尽管监管层面和机构投资者持续加大对ESG理念的关注,但是ESG投资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为更多的投资者参与ESG投资市场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