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申请

在线客服

公众号

微博

首页 > 资讯中心 > 观点与动态 > 专家观点

提升建议—— “2022中国工信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发布

提升建议—— “2022中国工信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发布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熊梦在“第三届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发布了“2022中国工信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概览”。这次发布活动覆盖了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各类型企业,旨在向国际国内社会系统推介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企业的履责实践,提升负责任“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回应各方对中国制造的关注。本报告由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领域专家、工业和信息化行业专家以及公共传播领域专家指导,由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中国企业公众透明度研究中心社会责任评级报告办公室共同完成。



提升建议


01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理念一致性

迈上新时代征程,中国工业和信息化行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工业和信息化企业应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信息披露体系,持续推进社会责任管理,注重将社会责任理念、要求融入现有管理体系,积极探索适合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报告发布阐述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社会责任体系,防范社会责任履责风险、改进责任生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共同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提升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企业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国工业和信息化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02  关注外部视角,深化议题实质性

工业和信息化行业企业通过编制社会责任报告,以社会责任理念对企业全年工作进行重新梳理和解读,即以利益相关方视角,侧重分析业务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对其产生的影响,重在展示企业的履责意愿、履责行为和履责绩效。因此,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时主动进行利益相关方识别,听取其诉求与期望并合理纳入报告议题的选择与信息的披露,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社会责任报告的议题实质性表现,另一方面可以在社会责任报告中体现利益相关方的视角对企业履责行为的评价,实现从听取意见到收获反馈的有效衔接,从而充分向国际国际社会系统披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成果,回应各方对工业和信息化行业和企业的关注。


03 加强过程管理,强化报告多元性

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与发布并非某一时间节点的阶段性工作,而是在企业常态化开展社会责任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信息披露的结果性报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行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产生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成果。因此,企业应当对可能会进行披露的制度、数据、图片、案例等素材进行定期抓取与整理,使其作为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基础材料时来源可查、真实有效,在报告编制过程中能够选择的素材丰富,促进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提升,推进和传播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创新升级最新实践。


04 提升互动意识,优化披露有效性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积极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为中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包容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持续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各项任务,在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取得积极进展。而社会责任报告作为企业进行信息披露的渠道之一,其面向的受众是企业内外部的利益相关方,因此在报告编制与传播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报告的互动性和多元性。首先确保社会责任报告是公开可获取的,利益相关方能够获取信息,体现社会责任报告所承载的用于信息披露的价值。其次是注重报告的互动性体验,将报告作为基点,逐步展开更多企业信息的有效披露,全面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充分展示工业和信息化企业的履责实践成果,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展望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与产业变革交织,我国工业和行业面临重大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希望广大工信企业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