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ESG评价分析——《中国上市公司ESG研究报告(2021)》蓝皮书系列解读(七)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行业作为我国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的来源,“十四五”时期,必须坚决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重要能源战略部署,做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以科学合理的能源发展规划保障能源体系有序建设。
《中国上市公司ESG研究报告(2021)》蓝皮书(以下简称“ESG蓝皮书”)通过经济、社会、环境和管治4个评价维度、23类评价指标、58项关键评价指标重点评价分析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行业上市公司ESG实践水平。研究发现样本企业ESG信息披露整体表现欠佳,经济、社会、治理维度评价综合得分较均等,环境维度评价综合得分垫底,还需进一步提升环境实践水平。本文将ESG蓝皮书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ESG评价研究五大发现总结如下:
2020~2021年10家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中,有2家企业评级为A级,占比为20.00%;有6家被评为B~BBB级,占比60%;仅2家企业评级为CCC,占比为20.00%。可以看出,10家企业ESG整体表现一般,梯度分布均匀。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上市公司ESG评级结果分布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基本条件,对社会公众的生活已经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在10家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研究样本的经济维度评级中,AA级公司2家,占比20%;A级公司1家,占比10%;BBB级公司共4家,占比40%;BB级公司2家,占比20%;剩余1家公司评级为CCC级,占比10%。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的经济维度主要考察企业经营方面的经济绩效包括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及投资价值。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经济维度趋于正态分布,净资产收益率(ROE)均值为9.51%,市盈率(PE)均值为17.16%,市净率(PB)为1.41%,整体趋势向好。该行业在疫情来袭之际,作为民生保障的坚强后盾,市场持续需求火热,行业发展长期向好。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经济维度评级得分分布
在经济维度二级指标中,盈利能力平均得分63.75分,成长能力平均得分为48.75,偿债能力平均得分25份,投资价值平均得分68.75分,偿债能力不足,资方需警惕债务违约风险,多考量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经济维度二级指标平均得分分布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ESG四大维度评级结果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的环境维度主要考察企业环境管理、资源能源利用、废弃物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等信息披露情况,并以关乎企业环境风险管理评价的环境负面事件作为负向指标。2020~2021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经济、环境、社会与治理四个维度的得分中,环境维度平均分最低,为21.03分。
从环境维度评级结果分布来看,B级1家,评级CCC级企业4家,占比40%,CC级5家,占比50%,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整体较弱,得分均分布在下半区。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上市公司环境维度评级得分分布
环境维度中,环境管理平均得分为51.86分,资源能源利用平均得分为9.87分,废弃物排放管理平均得分12.69分,应对气候变化平均得分为21.25分,环境管理得分最高。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环境维度二级指标平均得分分布
此外,在环境维度的二级指标中新增环境负面事件指标为负向指标,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环境负面事件主要是因违反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而受到的行政处罚,在评价周期内,样本企业中有2家企业发生环境负面事件,占比为20%。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的社会维度主要考察企业在员工权益和发展、供应链管理、客户权益保护、社区发展方面的信息披露情况,并以体现企业社会风险管理能力的社会领域负面舆情、企业员工伤亡作为负向指标,以社会领域的第三方正面评价作为加分项。2020~2021年社会维度的评级结果为AAA级的企业有1家,AA级2家、A级2家、BBB级1家、BB级1家、B级1家、CCC级2家。可以发现,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企业普遍充分考虑自身运营对社区的影响,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社会维度评级得分分布
在社会维度的二级指标得分中,第三方评价为最高均分77.5分,其次为员工权益与发展52.50分、社区发展41.13分,得分较低的为客户权益保护38.90分,供应链管理平均得分最低,仅为26.25分。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社会维度二级指标平均得分分布
此外,在社会维度的二级指标中新增社会领域负面舆情、企业员工伤亡为负向指标,其中在报告期内,样本企业为发现受到监管机构的通报、行政处罚、信息披露违规、发生利益相关方争议事件并受到媒体报道等负面事件,表现优异。
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的公司治理维度主要考察企业在管治层面的组织治理、合规风险管理、ESG管理、信息披露,并新增反映企业公司治理层面的负面案例或持续性影响事件的负面舆情、贪污腐败事件作为负向指标,以企业获得的正面第三方评价作为加分项。2020~2021年治理维度中,评级最高的AAA级1家,A级2家、BBB级4家、BB级1家、CCC级2家,整体上分布不均,上市公司ESG管理工作未有序推进。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治理维度评级得分分布
在公司治理维度的二级指标中,新增企业在ESG、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相关领域获得的荣誉、奖项为加分项,新增ESG管理与信息披露相关的负面舆情、贪污腐败事件为负向指标。
2020~2021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企业在公司治理维度的二级指标中,组织治理、合规风险管理、ESG管理、信息披露、第三方评价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2.00分、40.00分、19.25分、51.75、62.50分。可以看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第三方评价普遍较高,信息披露水平表现突出,组织治理水平与合规风险管理有待进一步提升,但是ESG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治理维度二级指标平均得分分布
通过本文分析,建议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要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将绿色低碳转型融入其长期发展战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利用企业自身枢纽地位优势,持续推动行业节能降碳,不断提升产业能效,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国内外竞争优势;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进产业绿色协调发展,为长期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良好的企业管治是本公司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放眼国内,ESG政策、监管要求不够完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市公司ESG管理理念还处于萌芽阶段,上市公司ESG管理自身动力不足。对比头部跨国上市公司,在“走出去”过程中已建立起一系列跨国经营ESG治理架构和管理体系,从而能维持高水平的管治标准和透明有效的运营,以保障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任何一个公司的自身资源都是有限的,通过合作,可以加快企业和行业间的沟通交流,利用利益相关方视角挖掘企业潜力增长点,进一步开拓视野、转型升级、合力发展。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要坚持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当地社区,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走出去”企业要积极融入全球市场,发挥好产业链、供应链的传导联动效应,抢占全球产业链绿色发展的制高点。
数字革命可为“十四五”时期的能源转型提供新动能,上市公司在生产经营中,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行业,引导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及网络化转型,则将为传统生产供应业提供全新可能,吸引更多资金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