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申请

在线客服

公众号

微博

首页 > 资讯中心 > 观点与动态 > 专家观点

五大特征——“2021工信千家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集中发布



五 大 特 征


2021“工信千家社会责任报告评级”集中发布展现五大特征:


01
报告规范性与实质性梯度递增

在内容维度中,推荐报告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标评价结果基本呈三等分:在参加集中发布的报告中,该项占比29%的报告(AAA级占12%,AA级占12%,A级占6%)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或可持续发展理念,公司治理中明确包含社会责任战略层面的愿景、理念、工作方法等;39%的报告(BBB级占17%,BB级占11%,B级占10%)还处于“追随”阶段,管理层将部分社会责任工作逐步融入公司发展战略中,积极推进履责管理升级;剩余近三分之一的报告在社会责任的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上暂时落后,欠缺可持续发展战略顶层设计,规范性不足。



在实质性议题指标方面,报告普遍缺乏对实质性议题管理过程的信息披露,该指标项占比20%的报告(AAA级占9%,AA级占7%,A级占4%)对实质性议题管理的目标、计划、流程和结果方面的信息披露,利用问卷调查、调研访谈等形式,建立实质性议题矩阵和结果列表,最终报告披露内容篇幅与议题重要性评估结果一致,多方参与效果体现充分。企业主动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多方协同制定关键议题,建立企业与社会各方的理解与信任,是社会责任工作的重要实践。该指标项占比52%的报告(CCC级占36%,CC级占11%,C级占5%)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过程,未覆盖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全部社会责任重要议题,实质性较弱。





02
报告完整性与可比性体现充分

在清晰完整指标方面,报告等级分布基本呈三等分,该项占比37%的AAA、AA、A级报告和34%的BBB、BB、B级报告内容案例与企业关键绩效数据披露丰富,履责实践亮点突出。其中,有9%的AAA级报告在这一项指标中,不仅对披露信息的范围、时间和边界界定清晰,表述完整,还把信息披露维度延展至超出企业直接运营范围的价值链上下游,表现卓越。评价欠佳报告多是因核心行业指标披露过少,报告数据缺乏连续三年对比和行业对标,可比性较弱。






03
报告平衡性与客观性提升迅速

客观平衡性是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信息是否涉及报告期内企业的消极表现,如实质性的负面信息、管理劣势和竞争劣势等。在客观平衡指标方面,获C等级报告占34%,较上一年度提升23个百分点,说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提高平衡性上有重大进展。
仅三分之一的报告达到平均水平,在报告中提及负面信息,或对社会已披露的重大舆情进行回应。其中仅5%(AAA级占1%,AA级占2%,A级占2%)的报告在这一指标除一般信息披露外,还利用案例、数据、外部评价等方式主动正面回应。提升报告的客观平衡性,可以有效避免影响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绩效和未来预期的判断,助力企业全面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






04
报告可读性与传递性表现突出

在表达方式指标方面,该指标项占比22%的报告(AAA级占9%,AA级占8%,A级占5%)在表达方式指标中获得高分。该项指标排名靠前的报告框架清晰,整体文字语言表达清晰、简练,信息获取度高;同时各主体章节依据内容的不同采取了灵活的写作方式,每个板块都巧妙地融合公司主营业务,让披露信息更加生动,表达方式方面表现卓越。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中高达30%的C等级报告使用偏内部化的语言编写,内容表述较为生硬,专业术语晦涩难懂,信息传递枯燥乏味,缺乏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表达,可读性欠佳。
22%的报告(该项获CC、C级)虽然运用图片和案例的方式展现披露信息,但因选用的图片、案例与文字关联性不强,或过度使用图片等问题,反而降低文字可信度,信息传递效果大打折扣。
在展现效果指标方面,高达22%的报告(获AAA级)整体设计用色多元、排版活泼、图形及插图应用合理,设计元素与企业定位一致;同时对数据采用了图示化表达,并选用适宜、有冲击力的图片对企业履责实践进行补充与展示,风格整洁、清晰,展现效果卓越。




05
报告传播性与互动性有待加强

在传播渠道指标方面,以BB等级为分界线,两极分化严重。截止评审期间,55%的社会责任报告(B级占0%,CCC级占1%,CC级占1%,C级占53%)无法从企业官网直接获取,传播渠道暂不畅通,且绝大部分为未设计的文字稿报告;45%的报告(BBB级占34%,A级占7%,AA级占2%,AAA级占2%)已公开挂网,打通社会责任线上传播渠道,充分展现企业履责特点,使报告内容易于传播。
其中该项获AAA、AA、A等级的报告还在社会责任报告里加入更多延伸内容或制作H5、长图、视频等多元报告内容形式,提升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性。以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等方式,让社会各方轻松获取更多相关信息,努力赢得更多利益相关方的认可,最大化发挥报告作为传播载体的功能。






图片
报告编委

本报告由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领域专家、工业和信息化行业专家以及公共传播领域专家指导,由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团队执笔。报告编制过程得到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电标协社会责任工作委员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